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第71章 借一步说话

第71章 借一步说话(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蛊真人我的极品老婆赘婿神皇温柔潮汐[先婚后爱]轮回乐园九皇子:开局推到女皇妃诡秘之主我哭了,我装的[电竞]杨洛苏轻眉神秘复苏

日上三竿,今天直隶天空艳阳高照,尽管还是朔九隆冬天寒地冻,但出了太阳总会使人心理上感觉暖和。

到巳时一刻时分,也是整个北京城正阳大街最为热闹的光景,街道上人群摩肩接踵,牛马骡驴随处可见,各色人群穿梭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更添几分生机勃勃。

鳞次栉比的房屋铺子前,随处可见贩卖的店家以及讨价还价的客人,朱厚炜和朱厚照乖乖跟在杨廷和身后,脸上洋溢着笑容,感受着活灵活现的明朝北京早市画卷。

文房四宝随处可见,铺子内卖的稍贵,摊边就稍微便宜点,不过也便宜不到哪儿去,明朝培养一名读书人不容易,最起码对穷苦人家来说,单单学习的笔墨纸砚就够穷苦人家费心费力。

好在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出现,让书籍不再成为家传罕见之物,知识的壁垒不会再被权贵们私有,普通人也有机会鱼跃龙门。

无数头戴平定四方巾的读书人摇头晃脑的在文房四宝铺子前购置物品,空气中都多了几分之乎者也的酸气。

朱厚炜来到一处小摊前,购买了最为普通的砚台,售价二钱银,接近三百文左右。这个价格还算合理,但不得不说读书人的耗费是真的多。

朱厚炜又去询问旁边的纸张,这些纸张都是花红毛边纸,宫内经常看到,但当他听到价格那一刻,差点没惊叫出来。

每刀六两银!!!

一刀大概就是一百张,这种纸居然需要六两银子,价值堪比天价!

宫内用的纸张,在民间都够温饱家庭半年收入了,这太离谱了!

在宫内朱厚炜还不知道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这次出宫当真大开眼界。

就连一向大咧咧的大哥朱厚照,在了解物价后听到这花红毛边纸都忍不住倒吸凉气。

竹纸要便宜点,每刀也就需要五钱银子,七百多文,但一张一百多文的纸张还是忍不住让朱厚炜心有余悸。

难怪明朝每个家庭,供一名读书人科考会那么困难,现在朱厚炜切身感受到了。

笔墨纸砚买好后,杨廷和不由好奇的问朱厚炜道:“蔚……二公子,您买这些做什么?”

朱厚炜对杨廷和道:“杨学士,咱们今天吃饭买衣的物价你都记下来。”

杨廷和愈加奇怪,不解的看着朱厚炜。

朱厚炜只是道:“等回宫后,我和大哥就知道民间的价格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次出宫大费周章,下次想要出来恐怕就不容易了,时间长了总会忘记,这些基础物价朱厚炜都要了解,也需要让大哥朱厚照有个参考。

杨廷和深深看了一眼朱厚炜,只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如果这些话是太子殿下提出来的该多好呀!

“好!”杨廷和将笔墨纸砚拿在手中,此时充当朱厚炜和朱厚照的书记官,专门给他们记录物价。

米价无疑是衡量物价的重中之重,朱厚炜笑着对朱厚照道:“大哥,咱们去问问米咋卖的。”

“好呀!”朱厚照拉着朱厚炜,一高一矮两兄弟迎着阳光朝一间米铺子走了进去。

店家是个和蔼精明的中年人,虽然眼前两个小家伙年纪不大,但店家态度却十分恭敬,朱厚照问什么他都知无不答答无不尽。

能在正阳大街坐拥这么大店铺,这名中年商人的情商是不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执天下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朕,木匠皇帝?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