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坤宁宫到东宫的道路并不算远,朱厚炜在太监的陪伴下很快来到东宫。
此时天空才刚刚放亮,朱厚照早就知晓今天朱厚炜来东宫学习,大清早便起来,小跑到朱厚炜面前,拉着朱厚炜道:“弟,你来了就好了,我一个人上课都烦死了。”
朱厚炜从小书包内拿出一些糕点给朱厚照,道:“大哥,娘让我给你的,吃。”
朱厚照笑呵呵的将糕点胡乱塞到嘴巴中,激动的对朱厚炜道:“刘瑾他们今天逮到两个蟋蟀,两个蟋蟀在小罐子里面就斗,斗的可厉害了!”
“我带你去看。”
这个大哥,只要谈到玩耍,他比谁都要专业,只是很快被浇了一盆冷水,大学士谢迁从外走来,对朱厚照道:“殿下,该上课了。”
朱厚照依依不舍,不过想到昨天他答应了朱厚炜,要学会六正六邪,今天在告诉朱厚炜,于是乖乖的跟着谢迁去学习去了。
走的时候还不忘对朱厚炜道:“等下课我带你看!”
朱厚炜:“噢。”
大哥朱厚照离开后,朱厚炜迈着短腿朝承德堂走去,乖乖的坐在凳子上,等待老师到来。
没多时,一名五十多岁身穿绯红官袍的官吏走来,能在大明穿绯红官袍出入东宫的,最少三品以上的实权高官。
程敏政肩负教导二皇子的重任,自然不敢怠慢,进入学堂后先给朱厚炜行礼,“臣参见二皇子。”
只有这么一次他要在这里给朱厚炜行礼,以后只要进入学堂,他就是老师,朱厚炜就是学生,行的就该是师生礼,而不是君臣礼。
只有出了学堂,才能行君臣礼。
朱厚炜将这些礼仪全部都记在心底,身处封建社会,没有什么是比礼法更大的事,尤其还处在皇室中,礼仪学问都是重中之重。
明朝的启蒙读物很多,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至于更加久远的比如秦朝李斯编纂的《仓颉篇》之类的,已经太久远,早就被唐宋时期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给取代了。
程敏政用的是三字经给朱厚炜开蒙的。
“人之初、性本善。”
“昔孟母、择邻处。”
程敏政坐在讲台的太师椅上,认真的高声朗诵,台下的朱厚炜也高声跟着程敏政朗读。
值得一提的是,开蒙的书籍是程敏政编纂出来的,上面是插图配着文字,看得出来程敏政是用心了。
程敏政并没有打算一开始就给二皇子传授太多的知识,也不去解释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的让朱厚炜跟着他读、背。
这样可以加深朱厚炜的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