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拍完戏回宾馆的路上,李华来到陈小旭身旁,夸赞了一句。
“哪有,李导,您太过誉了,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呢,能有今天的表现,也离不开李导的指导。”
陈小旭从小便是在京剧表演世家出生,从小便耳濡目染,加上在话剧团的时间也不短了,虽然没有正式登过台,但是跟着团里的师兄师姐们也练了不少时间了,话剧演员的基本功她还是有的,欠缺的只不过是实际的表演经验了。
话剧对于演员的基本功要求可是很扎实的,因为不像是拍电影,没拍好还可以掐掉再来,话剧可容不得出一点错,对于临场发挥,表演功底,台词背诵,要求可比电影演员高多了。
要不然国内最早期的电影导演们,怎么都很喜欢使用话剧演员呢,正是因为他们演员的基本功扎实,比很多科班出身的演员可都强得多。
陈小旭有些心不在焉,也不知道卫华在那边怎么样了,几天时间了,也没来个信啥的。她也是关心则乱,云南离着鞍山两三千公里呢,就算是有信件哪有这么快啊。
这个时代,从云南到鞍山,一封普通信件起码也得8天到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不过如果是军队专线的话,加急快信起码能缩短一半的时间不止。
“陈小旭同志,有你的信件。”
接待员眼见剧组的人都回来了,便拿着一封十分钟前才送来的信件,朝着她们挥了挥手。
“呀,有你的信件!小旭,应该是青禾同志寄来的吧。”
小慧摇了摇她的手臂,她这才回过神来。
“什么?我的信件?”
陈小旭有些不敢相信的问了一句。
“对,好像是云南寄过来的,上边盖了军队的邮戳,好像是加急送过来的。”接待员看了一眼信封处的章子,上边明晃晃的盖着军区的邮戳。
“来了,来了。”陈小旭此刻的心情很是激动,但是又有些紧张,怕信中会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现在距离钟卫华离开,也才半个月时间不到,算算日子,他应该是刚到目的地的那天就写信了。
她越过众人,从接待员手中一把抽出信件,匆匆的丢下一句“谢谢”后,便来到电梯处等待。
不过在看到电梯还停在别的楼层,一点没有动弹的意思,她也没耐心继续等下去了,从一旁的楼梯口“蹬蹬蹬”的小跑上去。
回到房间内,她快速的拉开椅子,这才将因为用力过度而捏的皱巴巴的信封,放在桌子上,用力的抚平。
她看了一眼信封背后的寄信地址,是一个部队代号,她也不太明白,虽然没有准确地址,但是还是写上了云南省文山xxxxx部队,寄信人:钟卫华。
她深呼吸了几口气后,这才小心翼翼的撒开了封口处,抽出了里边的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