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也没有摆什么导演的架子,也是笑着伸出手,“鞍山出了个大作家,没想到这么年轻,真是年少有为。”转头又看向张金华,“张老师,你说你也是,不早点给我引荐一下。”
“哎呀,都怪我给忘了,不过今天相遇,不正是说明缘分到了吗?咱们赶紧进去吧。”
几人都是老江湖了,这种场面话更是张口就来,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几人来到食堂二楼的包间内,张金华打了声招呼,便出去安排了。虽然说他们是被派过来指导的,但是口粮也还是跟着上海电视台的订量份额,突然多了两个人,还是得下去安排一下才行。
“卫华同志,不介意我这么叫你吧。”李华笑着开了口。
“李导,您这话说的,这有什么不行。”
“听说马上要这次全国军旅题材文学创作会了?”
“对,是有这么个事。”
“你写的那篇《高山下的花环》就是很好的题材,有没有兴趣改编成电影?我们电视台今年一直在找一篇好的军旅题材的小说,想把他改编成电影,但是一直没遇上好的剧本,单位领导都急坏了。”李华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的笑意。
这话半真半假,电视台想拍一部军旅题材的电影是真的,并没有说一定要从小说改编,并且领导急坏了也不过是场面话,倒是没有那么急迫。
“李导感兴趣?”钟卫华扬起了眉头,不过话锋一转,“但是张西征同志说帮我联系一下谢瑾导演,他好像也有这个意愿。”
李华听到这句话倒是来了兴趣,好奇的询问:“这倒是我没想到的,你和张西征同志很熟悉?”
“是有一些交集。”钟卫华老实回答,并没有随口就吹嘘俩人的关系怎样。
“谢瑾导演是负责我们电视台的电影拍摄相关工作的,如果你们联系上了就没问题,后续可以洽谈一下。至于我,还是算了,对电影方面我可不太懂,拍拍电视剧我倒是还行。”李华摇了摇手,示意自己并没有拍摄电影的意愿。
“到了首都,我和谢瑾导演碰个面,看看他的想法,然后再做考虑吧。”
“嗯,你那篇稿子肯定没问题的,我看好你。”李华笑容爽朗,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
就在几人聊的起劲的时候,张金华也回来了,“你们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以后说不好,能在咱们上海电视台见到钟卫华同志了。”顿了顿后,李华转头看向了陈小旭,轻声开口:“陈小旭同志,在培训班有没有什么困难?有就提出来,我们剧组保证帮你解决。”
“谢谢李导,目前没有什么困难,张老师和其他老师都对我很好,不过...”陈小旭迟疑了一会,继续开口:“不过目前确实遇到点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