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常委会照常召开的消息后,县里的流言迅速消失一空,然后就开始会议,什么单位谁最有可能上来,又会被分配到哪去。
这才是人事调整的前奏。
到了常委会上,杨辰也没有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而是拿着方案说道:“市委那边高度评价了咱们这个方案,认为很有新意,很值得借鉴。”
然后加重了语气:“组织工作,关系到党员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咱们这个集体的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应该完全按照制度和程序来。”
“不懂的人建议去翻翻条例,不要总把以前的规矩当成圣旨,不敢突破,不敢创新不说,还抱着以前的条条不放。”
“改革,不仅是经济上要改革,思想上要改革,各种工作都要改革,都要创新,奉劝有些人,不要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杨辰没有具体指谁,他心里也没数,但他知道,这么一圈人里面,一定有干了坏事的,一定有心里不服气,一定有抱着双臂看好戏的。
没有人故意去文莫然那里上眼药的话,他不会知道的这么快,也不会这么生气。
一般人能跟市委组织部长对上话吗?肯定不能,必然是达到一定级别的领导。
可打小报告没有起到作用,那就只能乖乖地夹起尾巴作人,就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组织部长郝正勇宣布了这些要退二线的人员名单,县委办主任徐锦丽向大家宣读了一下这个方案。
任运英强调了测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纪律要求,并且拿出了分组名单。
每个常委管一个组,这个组里的单位和乡镇基本上避开了这个常委的管辖范围和长期任职阶段。
询问了一遍所有人都没有意见后,方案就算是通过了。
杨辰也没有再强调什么,只是让各位领导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方案要求,把有群众基础和能力服从的干部选拔上来,然后就结束了会议。
会议结束后,组织部要赶紧安排行文,把举行测评的活动通知下去,然后县委办这边召开选拔测评工作动员,把各个的组长和副组长召集过来,宣布政策和统一思想。
其实这个时候全县也都传的差不多了,甚至很多单位谁会上也都定的差不多了。
测评这个就跟选举是一样的,无论你再鼓吹的多么神圣,其实都是人为操纵的结果。
举个例子,一个单位二十个人,你只要十一票就能胜利,加上你自己,你有六票的基础,再找五个人做工作就行,其它你根本就不用搭理。
一把手要想把你推上去,喊几个人一暗示就行了,而且在单位上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眉眼通透之辈,该谁上谁能上门清,甚至都不需要动员。
除非是竞争对手比较势均力敌,或者说有人特别强烈地不服输,才会有非常激烈,甚至狗血事件发生。
就比如,测评组还没有下去呢,杨辰就听说劳动局那边两个科长吵的激烈最后动起手来,一个鼻青脸肿掉了两颗牙,另一个头破血流。
丁步铭来问杨辰该怎么办,杨辰反问道:“打架斗殴不是该拘留吗?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