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趴在山坡上的灌木丛中,一动不动地盯着江边。
月光被云层遮住,四周一片漆黑。但他那双久经沙场的眼睛,却能清晰地捕捉到江面上的动静。身后,三千精锐伏兵分散在各个隐蔽处,静候他的号令。
这是陈宫精心挑选的地点。山坡背后是一片密林,可以完美地隐藏大军。坡前的灌木丛虽然稀疏,却足以遮掩弓手的身形。两翼的树林更是藏着他最精锐的骑兵。
从午后开始,他就带着三千精锐在这里潜伏。为了不露出破绽,连一丝火光都不敢有。将士们只能靠干粮充饥,但没人叫苦叫累。他们都知道,这一仗关系重大。
";将军,要不要现在就......";身旁一名偏将按捺不住,低声问道。
";不急。";杨再兴摇头,";陈军师说得对,要让他们渡得越多越好。";
杨再兴暗自点头。这些将士都是百战老兵,每个人都经历过生死考验。正因如此,陈宫才把他们挑选出来,执行这个关键任务。
";传令下去,所有人保持警惕。";杨再兴低声道,";等敌军主力渡江,才是我们动手的时候。";
命令在黑暗中悄然传递。伏兵们纷纷调整呼吸,生怕发出一点声响。就连手中的刀枪,都用布条缠好,以防碰撞发出声音。
夜风吹过,带来江水的腥气。杨再兴深吸一口气,眼中寒光闪烁。他知道,这一战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只有让王庆损失惨重,才能彻底打垮南离的锐气。
江面上,一支响箭划破夜空,发出清脆的啸声。这是南离军约定的信号,代表先头部队已经安全登岸。
";大帅,前军已经成功渡江。";斥候向王庆禀报,";他们正在岸边布置警戒。";
王庆点点头:";让他们仔细搜索四周,不能有半点疏漏。";
很快,十几队斥候分散开来,开始在附近搜索。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搜索时既要仔细,又不能走得太远,以免遇到埋伏。
杨再兴看着这些斥候在灌木丛中穿梭,心中暗自冷笑。陈宫早就算准了他们的搜索范围,所有伏兵都藏在更远的地方。
又是一支响箭升空。这是斥候们的回报,表示附近安全,没有发现敌情。
";大帅,四周都搜过了,没有发现异常。";斥候队长回来复命,";地形也很适合扎营。";
王庆站在江边,望着对岸的大军。月光下,只见黑压压的人影在集结,等待渡江的命令。
";传令下去,大军开始渡江。";王庆一锤定音,";记住,要保持队形,互相照应。";
命令很快传到对岸。将士们开始分批下水,每十人一组,保持着既定的队形。江水冰冷刺骨,但想到即将立下大功,谁也不敢抱怨。
";让先头部队在岸边扎营,为大军渡江提供掩护。";王庆继续下令,";同时派人在上下游警戒,以防敌军偷袭。";
将领们纷纷领命而去。岸边很快忙碌起来,有人在清理场地,有人在布置岗哨,还有人在接应渡江的将士。
杨再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知道,王庆这是要倾巢而出,把主力都渡过江来。
";倒是省了我们不少事。";他在心中暗道。
江边的动静渐渐平息下来。在月光下,一队队将士正默默整理着装备。湿漉漉的衣甲贴在身上,让人很不舒服,但没人敢生火烤干。
";忍着点。";王庆低声安抚道,";等拿下南剑关,有的是时间休息。";
将士们只能点头。他们都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不能暴露行踪。就连说话都压低了声音,生怕惊动了敌军的斥候。
";清点人数。";王庆吩咐道。
很快,结果便统计出来。已经有四千精锐渡过江来,剩下的人马还在陆续渡江。虽然衣甲湿透,但士气却很高。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诸位。";王庆召集将领们低声商议,";休整半个时辰后,我们就要行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