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奴隶有一点好,给点吃的就行,不用发军饷。”
白启咧嘴一笑。
“居然还有奴隶营地?这大周不管?”
“当然不管,这墨营本就有朝中官员暗中参与,你以为各地的劳役人员是如何来的?不就是这么来的?”
“大周很少有株连九族之罪,灾年之前总体民生也算安定,犯人数量很少,墨营便应运而生。”
“那些被剿的山匪,偷盗的流民,枉顾法度的生民,多数都被抓去当了奴隶。”
“眼下这状况,墨营人数激增,价格便宜,正是入手的上好时机。”
不愧是读过书的人,白启对大周制度的了解,就是比自己多。
“行,那收拾一下,你下午就跟我出发去找那个墨营。”
“啊?”
“啊什么啊?”
秦起一瞪:“这不是你提出来的吗?”
……
午饭过后,秦起牵来几匹马,他一匹,屠刚带白启一匹,屠刚手下两个一人一匹,五人顺着官道飞速南下。
入夜时分,几人已经奔袭数十里,到了墨营附近,准备明日一早再出发去墨营。
来到一处官驿定好房间之后,秦起便拉着白启来到外面,闲聊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于先帝与十二常侍的事,你知道多少?”
遭到刺杀,又听到北庭风提及这些朝堂之事后,秦起心里多少长了个心眼。
以前他还不那么在乎。
但如今,兴安城大难赤羽军危,北庭雪还跟自己定下了婚约,加上北庭家这个特殊的关系,日后自己怕是免不了要跟大周朝堂扯上关系。
即使如此,不如早来问问,做做准备。
“先帝与十二常侍?”
白启刚举起酒杯,一听这几个字顿觉难以下咽,苦笑着干脆发问。
“你想问什么?”
“我听说当今圣上登基之后,便逼十二常侍之首陈大人辞官回乡养老,你可知此人家乡何处,又是何等原因被逼辞官的?”
白启抿了抿嘴唇,面色有些发难。
他知道,秦起这么聪明的人,一定是有所怀疑才会问出这么精确的问题。
“哎,当今圣上乃是篡位登基,此事你应该已经知晓。”
“据说那陈大人曾夜观天象,发现天降祥瑞,有一个未来足够影响整个大周气运之人,横空出世。”
“圣上坚信唯一能一统天下,建立盛世,影响大周气运的人是他,也只能是他。遂定陈大人妖言惑众,祸乱朝纲而逼他辞官。”
“估计那人若是真的存在,被圣上找到,那也是个杀头的命运。”
听到这里,秦起此刻后背已经冷汗岑岑。
什么夜观天象,什么天降祥瑞,这几个字听起来怎么那么耳熟。
小河村内那个菊梅居士不就跟自己说过一毛一样的话吗?
感情那菊梅居士就是陈大人!
难怪自己认识江雨那日,他来找那个菊梅居士,可不么!
人家可是十二常侍之首,眼下真辽人进犯,明帝估计那时候也是想找陈大人求取对策的吧!
如此说来。
秦起顿时想起了那个梅菊居士给自己的那个锦囊。
这哪里是什么救命的宝物,这特么是害命的毒药啊!
亏自己还天天带在身边!
见秦起脸色逐渐凝重,白启不明所以,只能小声发问。
“你这是怎么了?”
听到白启发问,秦起反应过来,忽而一笑,从腰间掏出之前梅菊居士给的那个锦囊。
“我有一个东西,要交给你。”
“此物关键时刻可保你一命,但你切记不能打开一看。”
“你可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