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三件事,便是精锐!”
“精锐?”
见张长林没明白什么意思,许平安继续解释道:
“左司尉大人得意思是,打造一支精兵,人不用多,但一定要保证战斗力!”
‘类似于上一世的飞虎队!’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听令于我一人的飞虎队!’
许平安一边在心中盘算,一边继续解释道:
“咱们去年跟北境妖蛮作战时,双方刚一交战,普通兵户队伍一触即溃。”
“大大影响了我方士气。”
“左司尉大人希望能锻炼出一支精兵,用来凿阵,提升我方士气。”
经过许平安的一番解释,张长林捻着胡茬,细细思索。
很快也是明白了许平安的意思。
这大晋兵户不堪战,这是朝廷上下,人尽皆知的事情。
在真正的战场上,兵户们很多时候,就是给朝廷精锐充当辅兵的炮灰。
兵户制度存在这么多年来,也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既然左司尉大人有心改革,又派了许平安这样一名干将前来推进这件事。
那自己不妨先答应下来。
既给了督军府张司尉面子,许平安要是改革成功,自己作为军堡一把手,也算是功劳一件。
反正自己也不需要具体操作,顶多给许平安一些必要的支持。
何乐而不为呢?
想到这,张长林觉得此事可行,便点了点头答应道:
“这样吧,许平安。”
“你出身青山村兵户旗长。”
“我便把青山村,六十五名兵户的兵额交给你。”
“再允许你特招三十五名兵额,凑够一百人,用以训练一支精锐。”
“只不过,目前军堡库房空虚,军备不足。”
“我只能在分派给你军刀长矛各三十柄,皮甲十件。”
“其余的,就需要你你自己想办法了。”
所谓兵额,就是一位军堡长官,允许招募兵户的最高权限。
且这名长官,拥有对这只军队的直接指挥权,也就相当于亲兵。
之前莫淮山在这个位置上时,他手里的兵额是十五名。
许平安没想到,如今张长林竟然一下就给了他一百名兵额。
能看出来,这位军堡一把手十分支持自己工作。
看来,官府中想对自己不利的,应该不是张镇守。
至于打造精兵所需要的经费物资。
许平安本来也没打算向军堡伸手。
这次剿匪的赏金加上之前出售酒布剩下的钱。
许平安手上还有1700多两白银。
再加上酒坊,布坊,木坊扩张后的利润。
完全足够许平安养一支战力无双的‘飞虎队’出来。
再加上许平安本身就是武夫,他完全可以在这只亲兵队伍中,传授一些基础功法,用来提升队伍战斗力。
跟许平安商妥了三件事,张长林立即将军堡其他长官招进大堂。
当众宣布了军堡对许平安任命。
从这一刻开始,许平安就算正式成为了这军堡的二把手。
清河堡校尉!
此外,张长林还当众以督军府的名义,宣布了许平安即将要做的三件事。
聚财,剿匪,精锐!
并要求军堡内的其他长官,全力支持许平安要做的这三件事。
命令一下,其他长官都是小声议论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也都很复杂,各不相同。
这三件事,没有一件是左司尉张奎安排的。
都是许平安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过,他也不担心露馅。
因为这三件事,符合兵户体系内所有人的利益。
即便军堡有人真去找左司尉张奎求证。
那张奎肯定也会拍着胸脯说。
“没错,就是老子安排的!”
反复思量后,军堡镇守张长林对这三件事也很满意。
第一件事,可以直接增加兵户收入,让他们能自备更好的武器,同时许平安的工坊也能给军堡上缴更多的商业税。
军堡相当于直接得利。
第二件事,带兵剿匪,更是许平安主动承担军堡的职责。
作为镇守官,他当然也是乐见其成。
这第三件事,能打和能练兵完全是两个概念。
虽然张长林并不觉得许平安这个刚入兵籍一个多月的毛头小子能练出什么精锐。
但既然所有开销都是许平安自筹。
练不练的成,张长林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任命宣告结束后。
张长林大手一挥。
一名亲兵捧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