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白曦的,是崖山村的支教老师陈聪。
二人结识于两年前。
当时,白曦刚刚从新加坡拿到学位回来,进入报社。
由师傅带着,接手的第一个报道,就是关于陈聪的。
没有本科资质的学校,违法办学。结果学生们在那里上了四年的学,发现竟然没有办法拿到毕业证书。
陈聪就是这批学生之一,这件事当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白曦跟着师傅奋力奔走,收集证据,呼吁还这批学生一个公道。最后在舆论压力之下,校方退还了所有学生一年的学费,学生们则是拿了个大专的文凭。
之后学生们有的选择继续求学,有的则选择直接工作。
陈聪家境小康,于是选择了继续求学。今年刚刚本科毕业,没有着急工作,选择先来崖山支教一年。
崖山地处偏僻,上了初中的孩子都得去镇上求学,也就都寄宿在学校里了。
但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太小了,所以村里还是保留了一个小学。
前几年由社会人士爱心捐助,将小学校舍翻新,课桌椅全部换成了崭新的,还增设了不少教具。
甚至还有一间多媒体信息教室,可以让山里的孩子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这样一来,不仅本村的孩子,临近几个步行路程在一小时内的村子里的孩子,现在也是每天来这里上学。
两个月前,这里突然来了一群老外。
他们自称是公益组织,现在正在做的课题是研究贫困地区儿童的身高和营养摄入的相关性。
这个组织说可以为村里的孩子提供免费的早餐和营养补剂,但条件是需要孩子们持续性的接受诸如量身高,称体重之类的简单体检。
可想而知,这对崖山的村民来说,好像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大家当然不会拒绝。
于是这个团队就租了当地村民闲置的吊脚楼。一幢住人,还有一幢则是在村小的旁边,经过简单的装修,用来当作孩子们的爱心食堂。
每天孩子们上学第一件事,就是先去食堂领取牛奶面包以及钙片之类的营养补剂,吃完了再去上学。
这本来是一件双赢的事,陈聪也非常赞成。
直到那天体育课,活动之后孩子们因为太热把外套脱了,撩起了衣袖管,陈聪在不少孩子的手臂上都发现了针孔。
询问之下才得知,每隔两三周,在孩子们吃早餐之前,就会有人先把他们带到食堂的一个小房间,每个孩子都会被抽上一管血。
抽完血后的孩子都会得上一大块甜甜的巧克力。
山村的孩子,平时正常的一日三餐都很贫乏,更不要说是巧克力这样的零食了。
所以孩子们不但不害怕抽血,甚至每次都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陈聪把这件事反映给孩子们的爷爷奶奶,老人们不甚在意。
觉得娃子嘛,皮实,又不是每周要流一缸子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