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纬当然知道年家华说的是谁,只是听到这句话,他这个县委书记的心里多少都有一些复杂。
毕竟黎卫彬一个正科级干部,职务上的调整居然到了市委书记都关注的程度,嫉妒他当然还谈不上,但是感慨是肯定难免的。
官场向来就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在这三者之间,又以人和一事最为重要。
毕竟老话说得好嘛,谋事先谋人。
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看似最简单的东西反而是最难的,一个没什么背景的普通干部,想得到县领导的关注都很难,更何况还是年家华这种层次和位置的领导。
黎卫彬的运气好自然不消多说,但是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却并不好回答。
因为他猜不透年家华是什么意思,不管是说同意还是不同意,万一跟年家华的意思相左,那拍马屁就拍到马腿上了。
“不要紧,你尽管说你的意见。”
“小黎是你们丰水县的干部,他这个干部做的合不合格,你是县里的书记应该是最清楚的嘛。”
似乎看穿了方纬诚的心思,年家华很是和颜悦色。
然而方纬诚也是在官场上沉浮多年,经验之丰富自然不是一般的干部能比,即使有了年家华这句话,脸上的表情故作姿态立即放松下来,但是心底仍然在暗暗思考怎么回答。
“年书记,小黎的能力我们丰水县领导班子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省农科院的研究基地落户河塔镇,还是绿色产业在丰水县的蓬勃发展,他的功劳都不能抹杀。”
“但是眼下我们丰水县正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啊。”
“这次金梅同志对小黎在推动绿色产业工作方面的经验很是看好是个好事,这说明我们丰水县的干部培养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只是关于干部调整方面的问题,我个人还是坚持以组织的意见为主啊。”
呵呵笑了两声,年家华对方纬诚的话也没有给予什么评价。
他当然看得出来方纬诚的滑头,看似说了不少,实际上仍然没有表明究竟是同意给人还是不同意。
好在他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为难方纬诚的意思,而且黎卫彬去不去松和县任职,他目前其实也还在考虑之中。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黎卫彬去松和县当然是好处多一些,干部跨地区调动任职,这是组织提拔干部的过程中会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但是这个小黎太年轻了。
23周岁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正科级的干部。
一旦调任松和县的话,那肯定是要担任乡镇的一把手。
放眼整个淮阳市,乃至江南,改革以来这么年轻的乡镇一把手都没有出现过。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年家华也不敢笃定黎卫彬去了乡镇还能继续像现在这样勇猛精进。
如果在这个位置上跌跟头的话,那就不是小问题了,至少也要多蹉跎三五年的时间。
休息室里,年家华沉默了片刻后突然开口道:
“行了,你大概的意思我清楚了,这个问题我看还是让市委组织部去头疼吧。”
“我也不耽误你的工夫,省厅那边上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这次省厅把丰水县作为专项治安行动的抽查对象,你们丰水县要充分予以配合。”
“治安问题是顽疾啊,如果连治安这个问题都搞不好的话,那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在这个问题上你方纬诚要多下点功夫。”
突然从年家华口中听到这么一个突兀的消息,其实方纬诚也是一头雾水。
专项治安抽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