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
村民们都为有这样一个养殖场而自豪。
“看看,这才叫发展!”
“是啊!以后咱们村可要发达了!”
周国宏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未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更多的困难要克服。
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老公。”
张清雅轻声说,“你说咱们以后会不会……”
“会。”
周国宏坚定地说,“我们一定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张清雅靠在他怀里:“嗯,我相信你。”
“老公,”
张清雅端来一碗热汤,“喝点暖暖身子。”
周国宏接过碗:“辛苦你了。”
正说着,王老板匆匆跑来:“周哥!好消息!咱们申请的贷款批下来了!”
“多少?”
“五万块!”
王老板兴奋地说,“这可是大数目啊!”
周国宏点点头:“有了这笔钱,咱们就能扩建猪舍了。”
这时李大富也来了。
“宏伢子!”
村主任笑呵呵地说,“听说县里要来拍专题片?”
“是啊。”
周国宏说,“要介绍咱们的养殖经验。”
“那敢情好!”
李大富说,“正好让大家看看,咱们村的能人!”
周国宏摆摆手:“别这么说。我就是想把事业做好,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
这时,几个村民凑过来。
“周总,听说你这要扩建?”
“是啊,准备再建十个猪舍。”
“那用不用帮忙?我们都可以来干活!”
周国宏心里一暖:“好啊!正缺人手呢!”
自从上次的事件后,村民们对养殖场的态度完全改变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村里的希望。
工程很快就开工了。
村民们分工合作,有的搬砖,有的和泥,有的帮忙支模板。
周兴发也来了,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坚持要帮忙。
“爷,您歇着吧。”
周国宏说,“这活太累。”
老人家摇摇头:“不累!看到村里越来越好,我心里高兴!”
张清雅在一旁帮忙记账、发工钱。
虽然工资不高,但大家干得都很起劲。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为自己的未来在打拼。
这天,李局长来访。
“小周,上级很重视你们这个养殖场。”
他说,“准备把你们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当然!”
李局长说,“现在国家提倡发展农村经济,像你们这样的专业户最受欢迎!”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原来是县里的记者来了。
“周总,能介绍一下你们的养殖经验吗?”
周国宏带着记者参观,详细介绍了育种、饲养、防疫等各个环节。
“我们现在养的都是良种猪,从省里引进的。”
他说,“产仔多,生长快,肉质好。”
记者们不停拍照、记录。
“那污染问题怎么解决?”有人问。
周国宏指着后面的粪污处理池:“我们建了专门的处理设施。粪便发酵后可以做肥料,既不污染环境,还能增加收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