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丞相府内,烛火摇曳。
曹操与诸葛明相对而坐。
曹操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抬眼望向诸葛明,神色中带着几分无奈与理解。
最终缓缓说道:“既然先生主意已定,老夫也就不劝先生了!”
说罢,他放下茶盏,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思索。
曹操同意了诸葛明自己先去荆州。
随后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又说道:“先生刚刚说,刘表死后,刘备会拥护刘琦与蔡瑁等人抢夺荆州,既然如此,不如老夫先发制人,派遣大军先行再攻新野,让刘备无暇他顾,先生以为如何?”
曹操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诸葛明的表情。
期待着他的回应。
之前曹仁发兵攻打新野,因为徐庶的存在。
虽然没有损失多少兵马,但终究没能攻下新野。
现在徐庶已经被曹操骗来许昌,刘备手下无人。
攻打新野正当其时!
曹操心中暗自盘算着,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时机。
诸葛明听闻曹操的提议,微微皱眉。
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历史上夏侯惇攻打新野,被诸葛亮用火攻之计打败的场景。
他心中暗自思忖,算算时间,现在诸葛亮那小子也应该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了。
想到这里,诸葛明开口道:“丞相之言有理,只是听闻刘备近日又拜一军师,名叫诸葛亮。”
“诸葛亮?此人与先生同姓,可是有渊源?”
曹操听闻这个名字,心中涌起一丝好奇。
忍不住问道。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紧紧盯着诸葛明。
试图从他的回答中获取更多信息。
诸葛明淡淡一笑,神色平静,道:“同族而已,早已生疏,丞相不必以此为念。”
诸葛明一边说,一边轻轻摆了摆手。
似乎在表明自己与诸葛亮并无过多关联。
诸葛明想了想,接着问道:“丞相此番发兵新野,不知想要派哪位将军前往?”
他微微眯起眼睛,看着曹操。
心中对此次出征的将领人选也充满了好奇。
“先生以为夏侯元让可能担当此任?”
曹操摸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看向诸葛明问道。
夏侯元让就是夏侯惇,曹操深知夏侯惇的勇猛与忠诚。
在他心中,夏侯惇是此次出征的合适人选之一。
但他也想听听诸葛明的意见。
诸葛明点头道:“元让将军熟知兵法,自然可以,只是其性情刚烈,是其一短,丞相当派一位参军一起前去才是。”
诸葛明一边说,一边在脑海中回忆着夏侯惇的性格特点和军事才能。
他深知夏侯惇作战勇猛,但性格上的急躁可能会在战场上带来一些隐患。
所以提出了派遣参军辅助的建议。
曹操深以为然,微微点头。
接着请教道:“先生觉得老夫帐下谁可充当参军?”
曹操看着诸葛明,眼神中充满了信任。
他相信诸葛明的眼光,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合适的人选。
诸葛明想了想,道:“陈群性情稳重,又通晓兵机,可以随行!”
诸葛明一边说,一边在脑海中筛选着曹操帐下的谋士。
陈群的稳重和军事才能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陈群是辅助夏侯惇的合适人选。
“另外,我有锦囊一副,赠予丞相,或许能够助大军旗开得胜!”
诸葛明说完,起身走到桌案前,拿起毛笔。
蘸了蘸墨,开始书写锦囊中的内容。
他的眼神专注,笔下的字迹刚劲有力。
诸葛明写好锦囊,转身将其交给曹操。
曹操接过锦囊,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道:“先生谋划周全,真乃奇才也!”
曹操一边说,一边将锦囊小心翼翼地收好。
心中对诸葛明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