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宁摇了摇头,说道:“看来我也得进宫一趟,你们传信的时候,务必给你们主子提个醒,让他小心行事。我会竭尽全力,想法子牵制住皇上的精力。”
谁知管事的却朝她摇了摇头,说道:“苏小姐,主子吩咐过,您在京中,只需保护好自身安危即可。倘若您言语稍有不当,让皇上察觉到主子与苏家有所牵连,那事情可就更棘手了。”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苏景宁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此时,去而复返的大臣们正三两成群地议论着,他们或多或少都听闻了一些风声。
待皇上现身时,只见他笑意盈盈,全然不见昨晚的狼狈模样。
兵部尚书率先上前,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边关传来大捷喜讯,此乃扬我国威的盛事啊!”
话音刚落,下方顿时响起一片恭维之声。
“呵呵,众卿所言极是。这些年来,碧霄国屡次侵扰我边境。朕心怀仁慈,不忍百姓生灵涂炭,他们却误以为朕惧怕他们。
此次大捷,便是要让他们知晓,无论如何挑衅,最终都将拜倒在我苍阑王朝脚下。”
“吾皇圣明!”大臣们齐声高呼。
皇上带着一丝感叹,接着说道:“逸尘皇弟果然名不虚传啊!有他在边关开疆拓土,朕方能在此安心坐拥万里江山。”
“臣女并不赞同皇上的说法。”苏景宁高声喊道,随后一步一步走到御前。
皇上看到她,似乎颇为欣喜,也并未计较她反驳自己,开口问道:“苏家小丫头,你有何高见?”
“皇上说笑了,臣女哪有什么高见。只是生于簪缨世家,自幼便得父兄教诲,深知但凡能在外领兵打仗、为国开疆扩土之人,都是承蒙皇上信任,获此重任。在战场上赢得的荣耀,亦是皇上赐予的机会。
苍阑王朝人才济济,换作旁人,同样能做得出色。所以,战场拼杀,亦是皇恩浩荡。想必王爷也是这般想法,保家卫国,岂敢居功。一切皆因苍阑王朝福泽深厚,皇上用人有方,方能稳坐这万里江山。”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皇上听了这番话,自然满心欢喜。
“苏家养了个好女儿啊,你这丫头,着实讨人喜欢。”皇上夸赞道。
苏景宁行了个大礼,朗朗开口道:“臣女今日前来,一来是恭贺陛下边境大捷,二来是受父亲所托,求皇上一件事。”
“哦?你且说来听听。”
“昨夜太子殿下率兵围攻苏府,想必皇上和各位大人都已知晓。父亲心中明白,太子殿下也是为了皇上和苍生社稷,误信了谗言,才出此下策。
好在苏府上下并未受到损伤,还请皇上看在东宫尊贵的份上,不要过于为难太子殿下。
至于遗诏之事,父亲深感愧疚,未能亲自前来向皇上赔罪,实在有失为臣之道。只是眼下养好身子,继续为皇上效力更为重要,还望皇上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