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清芷轻拍桌面,掷地有声:“大哥想的没错,我想做的是便于携带的热乎饭菜,让每个赶路之人,都能吃得上!”
王氏来了兴趣,身躯微微靠前:“弟妹,可这天气饭菜可不好保温啊,难不成我们要在镇子外现做吗?”
曲清芷摇头:“不,提前在家里做好,按份数售卖。”
谢言知想到了这里的重点,蹙着眉询问:“弟妹,你应有保温的法子,可对?”
曲清芷颔首,他接着说:“不知这保温的法子,可需要多少银钱。”
曲清芷笑了笑,“成本自然是能赚回来的。”
“愿意买上热乎饭菜的赶路人,并不缺那点银钱,所以羊毛自然是出在羊身上的。”
谢言知愣了愣。
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个比喻还真挺形象。
“我们需要找到木匠定做双层食盒,中间填充棉花隔热,再用厚棉被包裹,放在炭火旁保温,等客人买到手,打开就是热乎的。”
王老大张嘴,“这成本可不便宜啊!”
曲清芷颔首:“自然不便宜,所以我们的菜式要简单实惠,味道要好,让吃过的人都说好。”
“最好是一荤一素,配上米饭。”
“至于定价....比干粮贵,比酒楼的平均消费低便可。”
王大叔还是有点担心:“清芷丫头,我们如今剩余的银钱不多...用你的法子去定做了食盒,恐怕就没啥余钱了,若是....”
“试试就知道了!相信清芷丫头,你这老东西怎么老爱唱反调!”王大婶没好气又打了王大叔一下。
痛得他倒吸一口凉气,不敢说话了。
曲清芷盯着王大叔,意味深长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付出越多,收获也就越多。
当然,生意嘛,都是有风险的。
“所以,初次售卖,我们只准备二十份,若是卖得好再增大产量。”
“且打出名头后,还可以推出不同价位的便当。”
“二十份?”王老二想了想,认同道:“二十份还行,如果好卖,我们再投入,嘿嘿。”
“那这定价还有菜色...”谢言知问。
说到这,曲清芷直勾勾看向王氏:“大嫂,这菜色恐怕要花点心思了。”
王氏懂了什么,眼睛更亮了,“弟妹可是有新的花样?”
曲清芷笑:“自然,便当只是个花样。”
等她们做起来的,定然少不得模仿的人。
若是想留住客户,那必须在菜式和味道上多做手段。
“味道才是口碑和吸引回头客的关键。”
侧眸看向谢言知:“大哥认为一份便当定价多少合适?”
谢言知沉吟片刻,启唇提议:“依王大叔所说,雁回镇一个肉包大概在3文左右,想吃饱如何都得买上2到3个肉包,也就是6到9文。”
“镇上的普通食肆一份菜在15文,加上米饭,一顿下来大概是30文。”
若是他们做便当,最大的成本是在于双层食盒和炭火。
似乎没有去了解过雁回镇木工与炭的定价。
曲清芷看出他的迟疑,面不改色开口:“二十个双层食盒的价格约莫在100文,摊下来一个盒子5文钱。”
谢言知疑惑:“弟妹是如何知晓的?”
来了雁回镇,他们几乎都在一起啊,没见弟妹去打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