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情报的偏差,导致了矶谷廉介满盘皆输。
但实际上,这场仗打到现在,矶谷廉介怎么都是必输的局面。
哪怕是情报没有偏差,他知道刘文锋部还有四千人没有现身,他也会按照之前的部署去打。
毕竟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区区四千人的部队,能够将自己半个师团,一万多人包围,并且打的自己这一万多人还在不停的收缩。
故而矶谷廉介此时的破防,仅仅只是无能狂怒罢了。
就算是时光倒流,让他重开一次,他依旧是会选择将半个师团用于进攻台庄,留下半个师团应对藏着的刘文锋和汤恩伯。
区区四千人,顶天阻击他们一段时间,绝对不可能将他们包围。
在此之前,矶谷廉介只会这么想。
日军的情报部门的情报能力的确强大,只可惜他们面对的不是寻常的敌人,而是351旅。
351旅上次被打光之后,旅长刘文锋还遭遇了自己人的种种打压和针对。
同时,刘文锋最大的靠山刘元勋,也已经倒下了。
国府高层,包括鬼子,都一致认为,刘文锋能够有之前的力量,全靠刘元勋的扶持。
351旅旧部全部打光,失去了刘元勋的庇护和支持,还面对己方的种种打压。
刘文锋就算是历尽艰辛的重建了351旅,也绝对不可能恢复巅峰状态。
所以鬼子的情报部门,在查到刘文锋部出川时的兵力仅有三千五百人的时候,也是觉得合情合理。
那么短的时间里,没有上级补充兵源,全靠自己招兵,刘文锋本身还具备争议,且他们也不知道刘家的家产到底有多少。
也就不约而同的认为,将兵力恢复到三千五百人,算是刘文锋的极限了。
但实际上,351旅的兵力早已达到了八千之众。
川省老百姓对于刘文锋尤为支持,地方上有想要参军的有志青年,都会优先考虑刘文锋部。
跟着刘文锋混,三天撑九顿,军饷包括各方面的待遇,都远比其他部队要强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都是当兵,那肯定是往刘文锋的部队里钻来的合适。
不出半个月,351旅的兵力就达到了八千人,而且老百姓们依旧还在积极踊跃的报名。
刘文锋若非忌惮上级的话,别说八千人了,八万他都能够招的到。
但八万人的开销多少还是有点大的,对刘文锋来说负担也太大了。
也考虑到上级对他的看法,所以立马叫停,只留下了八千人。
正所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他现在这八千人,全都武装到了牙齿,战斗力远远的超过了当初的巅峰时期。
这个时候,倘若是在碰上鬼子一个整编师团,与对方硬碰硬,都只能说胜负难料。
当然,前提是建立在鬼子别像上次在龙潭一样,不讲武德,直接搞来五百架飞机狂轰乱炸。
之所以出川的时候只有三千五百人,那是因为351旅之前被调去管后勤了。
部队全都分散开来了,都在路上东一支西一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