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锋苦笑着道:“前途无量我倒是没想过,我刘文锋出川抗日,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不是功名利禄。”
他叹道:“就是可惜了我那帮弟兄们了,七千子弟兵,随我出川抗日,这才第一仗,便只剩八百人了,我这个旅长,甚至于……甚至于给他们立坟都做不到……”
想想雪花山上,目前还曝尸荒野的351旅将士们,刘文锋的心中便很不是滋味。
虽然他知道,就算是他按照原计划继续向着淞沪进发,投入淞沪战场,其结果也必然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有可能比之现在还要糟糕。
邓锡侯伸手搭在刘文锋的肩膀上:“他们都是好样的,你也是好样的!”
“第一仗,就打出了我们川军的决心和气势!”
“你放心,川省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全国百姓也不会忘记他们!”
“351旅也不会垮,损失的兵源,我会立马给你补充。”
刘文锋不再多言,虽然心中悲痛,但过于的多愁善感,不是什么好事。
死去的战士值得缅怀,值得纪念,但也不该时时刻刻都想着他们。
毕竟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得继续。
人死不能复生,他们这些活着的人,能做的,仅有尽量让那些英勇的死者的死亡不白费而已。
他只是在心中暗暗的发誓,再也不会让自己麾下的弟兄们,用血肉之躯去冲敌人的坦克了!
让自己手底下的每一个弟兄全都活下来,他做不到,甚至于他自己都不确定自己能活多久。
他能做的,也仅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少部队的伤亡,提供一些尖端装备,仅此而已。
很快,又有几人走进客厅之中。
见人到的差不多了,孙司令方才招呼众人坐下,商讨接下来的阳泉防御事宜。
孙司令和黄副司令,在他们过来之前,便已然做好了布置。
邓锡侯虽然和孙司令平级,但指挥权却并不在邓锡侯的手中。
他有提出意见的权利,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孙司令的手中。
孙司令和黄副司令的排兵布阵没有问题,都是很常规,很专业的防御战排兵布阵以及打法。
众人对此,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反倒是刘文锋却认为,有的时候没有问题,反而就是最大的问题。
太过专业,太过常规,挑不出来一点毛病,对付同级别的对手,的确是没问题。
可惜的是,鬼子和他们并非是同级别的对手。
这样的打法……在刘文锋看来,就有大问题了。
坚守几天时间,也许还没什么问题,但绝对撑不了太久。
这时,38⑥旅旅长站了起来,说道:“孙司令,关于贵军的排兵布阵,我没有异议。”
“只是我认为,一味的按照常规的防御战打法,没有毛病,但却不够好。”
“我觉得除了一味的按照常规的防御战打法之外,还可以采取游击战的打法。”
“沿着正太路,层层设伏,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的打击敌人,对敌人进行袭扰。”
“这种打法,主要以袭扰拖延为目的。敌人越晚到阳泉,我军便可守住阳泉越长的时间,效果绝对比一味的固守要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