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时间终于是来到了正月初一,这也是大朝会的日子。
所谓的大朝会就是每年一次,公卿将相大小百官及地方各州郡长吏、诸少数族酋长、使臣均奉贡进表拜贺。
这既是体现国家礼制和进行仪式性的庆祝活动,同时也让外地官员得见天颜,感受一下龙威,加强君主集权。
毕竟,那些在外地的臣子,若是长时间没有见到帝王威严,又在外地作威作福,时间长了,难保不会生出别样的心思。
而这个时候,让他见一下天子威仪,震慑一下蠢蠢欲动之心,提高臣子的忠诚度就很有必要了。
更何况,除了这些目的,外地臣子进京之后,还方便进行做‘述职报告’,上报一下当地的GDP与财政收入等情况。
这样也能让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加的紧密。
所以,大朝会自西周开始诞生以后,就一直延续了明清。
当然,大朝会也属于国家稳定的产物,若是天下大乱,自然无法举行大朝会。
但是汉末却又是一个例外,其他朝代天下大乱,前朝早就没了,偏偏汉末天下大乱之后,朝廷还坚挺的存在了几十年,从这一方面来说,曹操功不可没。
也是因此,曹操才要举行大朝会,以彰显许都朝廷的正统性,以及告诉世人一个信息,朝廷还在。
……
为了参加大朝会,卯时时分,陈宫就已经早早起来,穿好了朝服,然后简单的喝了两碗粟米粥后,就匆匆往皇宫赶了。
卯时时分相当于现在的早上5点到7点这个时间段。
别看陈宫起的早,但是他起床之后,需要细心打理妆容,把自己打理的板板正正的,穿上的朝服也要多次检查是否有褶皱,是否有失仪的当方。
当一切都弄的完美之后,才会吃完饭上路。
而从驿站到皇宫的路也不近,陈宫需要走半个时辰才能到。
大朝会的开始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天微亮的时候,所以陈宫走到了皇宫门口之后,其实都不需要等多久就得进宫了。
这个时候,自然是宁愿早到也不能迟到。
这不,陈宫来到了宫门前后,刚和前几日拜访过的几个官员聊了几句,宫门就打开了。
然后礼官按照官员品级依次将官员引入宫门,然后入殿。
当然,大朝会时官员众多,一些品级低的官员就无法进入大殿中了,只能在大殿外站着了。
若是晴天还好,若是雨天,也只有淋着雨等着朝会结束了。
谁叫你品级低呢!
要想要下一次不淋雨,那就争取努力提高品级,来年能进入殿中,这样就不怕淋雨了。
陈宫本就身份特殊,在整个天下各路诸侯都没有派人来的情况下,陈宫来参加大朝会,那么就说明陈宫是认可了此时的朝廷的。
所以陈宫自然能进入大殿,且还位于队列的前列,一个专门设置出来站立外臣的地方。
而关羽,说实话对于这方面他不是很了解,哪怕作为副使的孙乾给他讲了一些,但孙乾也没有参加过,其实也是一知半解,所以也没有讲多清楚。
所以,关羽干脆不想了,决定到时候跟在陈宫身后,陈宫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就行了。
毕竟,虽然说要拉上刘备一起,但是任小平只是想要在最后时刻让刘备一方签个书盖个章而已,并没有要提前把来许昌的谋划告知的意思。
君不密则失臣 臣不密失其身 几事不密则成害的道理任小平还是懂的,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谋划告诉刘备。
因此,关羽直到现在,都还以为是正常的参加大朝会,拜会一下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