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队自信阳出发,先是沿着蜿蜒的路径北上,而后在淮河岸边上船。
宽阔的淮河水波悠悠,商队船只趁着水流,徐徐通过淮河,向着南阳府进发,最终成功抵达桐柏。
桐柏,坐落于南阳府东南一隅,与湖广接壤。
此地,正是淮河的源头,山水环绕间,自有一股独特的韵味。
崇祯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天气晴好,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广袤大地上。
宽广的河面上,一艘艘船只有序驶入桐柏县的码头。
码头热闹得如同炸开的锅,数以百计的船只密密麻麻地停靠在各处。
码头的工人们身强体壮,皮肤大多呈古铜色。
他们肩头扛着沉重的货物,在商船间脚步匆匆地穿梭忙碌。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暖阳般灿烂。
下了船,黄宗羲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张望,满脸新奇,就像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
同行的人也一样,眼神中满是好奇。
望着码头上繁忙的景象,黄宗羲不禁张大嘴巴,满脸惊讶:“这里竟然如此繁华?”
身旁的同伴附和着,眉头微微皱起:“是啊,我还以为圣教刚刚拿下南阳府,这里会一片萧条呢。”
另一个人目光笃定,语气肯定:“这恰恰说明圣教秋毫无犯,否则但凡有能力的百姓,早就去逃难了,哪还能有这般繁华。”
“对,正是如此。”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几人站在码头,脑袋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张楚山脸颊涨得通红,兴奋得不行。
他一把揽住黄宗羲和刘思行的肩膀,爽朗大笑:“诸位,咱们别在这儿干站着了,赶紧入城去看看,了解下情况。”
众人听了,脸上都露出笑容。
自两个月前从江浙出发,历经漫长的旅程,如今终于来到南阳府,踏入圣教治下。
这份期待已久的抵达,让他们的心情格外激动。
“对对,理当如此。”
“走走,我们快去看看,圣教治下的南阳府到底啥样。”
“不知道教主现在在哪里。”
“教主,昨天在船上我倒是听到个消息。”
“什么消息?”
“听说教主正在巡视南阳各县城,最近就要来桐柏了。”
“啊,还有这事?”
“我也是听来的,不知道真假。”
“唔,圣教虽说拿下南阳大部分地方,但南阳城还没攻克,教主怎么这时候去巡视各县城呢?”
“这倒也是,按常理,教主这时候应该更关注南阳城的战事。”
“嗯,南阳城和其他地方可不一样,这里是唐王的封地,光唐王的王府,就占据了南阳城大片土地。”
“城高池深,防守严密,不好攻打。”
“倒也不一定,圣教拿下南阳各县城,几乎没遭遇激烈抵抗,南阳城就算防守森严,又能严到哪儿去?”
“此言差矣,圣教拿下各县城,靠的是底层百姓,像农民、工匠、商人。可南阳城是南阳的核心,又是唐王府所在地,里面达官显贵的数量远超其他县城。”
“而且,有一点千万不能忽视。”
“哪一点?”
“修行者!”
“南阳城供奉着城隍,唐王府也有客卿坐镇。有神灵和修行者压制,南阳城内的普通百姓想像其他县城那样起义倒戈,绝非易事。”
“嘶,这么说来,确实是这样。”
几人一边走,一边热烈地讨论着。
一提到南阳城的情况,每个人脸上都不自觉地浮现出忧虑之色。
日上正午,冬日的阳光驱散了不少寒气。
一辆牛车嘎吱嘎吱地载着众人向桐柏驶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