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很忙,忙着调兵遣将,绞杀以杨奇伟为首的圣教。
崇祯,或者说朝廷权贵的态度非常坚决。
旨意如此写道。
朕御极以来,殚精竭虑,欲致天下于太平,百姓咸享安乐。
然今有魔教妖人杨奇伟,悖逆天理,妖言惑众,广聚匪类,犯上作乱,其行秽恶,其心可诛。
此等魔教之徒,不遵王化,扰乱纲常,为祸社稷,为害黎庶,罪大恶极,实难容于天地之间。
朕今严令,凡我朝将士,务必奋勇向前,将魔教中人,无论首从,一概剿杀,一个不留。
若有能取杨奇伟首级者,朕必不吝封赏,赐以厚土爵位,享无尽尊荣。
望诸臣工、将士,体朕除恶务尽之心,展忠勇报国之志,速平此乱,以靖四方。
简单总结,便是魔教贼子一个不留,不论是首恶,还是从犯,全部诛杀,万不可让魔教妖人为祸大明江山社稷。
如此严苛的命令,还是崇祯朝首次。
但不同于以往,这次的圣旨得到了几乎满朝文武勋贵的支持。
因为圣教不同于大明以往的敌人。
以往不论是清国,还是倭寇,最多不过是想要取代大明。
可即便是大明被取代,不还得用他们这些文武大臣,用他们这些名士智者来治国,治民,为新老爷掠夺百姓。
不还是得和他们分治天下,皇族吃大头,他们吃小头。
这天下的蛋糕,根据权位来分配。
但圣教不一样。
圣教是要断了大家的前程,砸了大家的饭碗。
这事能忍吗?
不能啊。
所以圣教必须灭!
这几乎成了朝堂文武勋贵的共识。
上面有了共识,下面的官员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矛盾。
一时间,政治斗争严重的大明朝堂,因为圣教的出现变得格外和谐。
灭圣教!
绝叛逆!
当然,朝廷也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禁止圣教的宣传单外流!
决不能让圣教的思想祸害了大明。
决不能让圣教的思想污染了大明。
大明百姓纯粹而忠贞,要是受到妖人蛊惑,以后谁来伺候他们,以后谁来伺候皇上。
万不可让大明百姓受到蛊惑。
崇祯向各地,尤其是南阳府附近的诸多地方下达严令。
凡大明百姓,不可阅读魔教妖人的蛊惑之语。
并鼓励大明百姓上缴魔教妖人发放的宣传单。
当然,没有奖励的。
朝廷没有惩罚你们已经是给足了面子,还想要奖励,你们是否有些看不清自己的地位。
而即便是这样,也已经是朝廷对百姓最大的善意。
不同于普通百姓。
朝廷对读书人的戒备可就要严格多了。
普通百姓携带圣教宣传单,最多下狱,受到鞭刑,杖刑。
可若是读书人敢携带圣教宣传单,并且宣扬其上的内容,轻则斩立决,重则夷三族。
但!
即便如此,圣教宣传单的内容还是在大江南北快速传播开来。
至于朝廷的禁令,不能说完全没用,但岂能阻挡得了读书人对上古圣王之治的追求。
岂能阻挡天下私商对大明皇朝,以及同类皇朝的厌恶与憎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