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
在李景隆等人帅军离开了之后,锦衣卫的毛骧等人就一直在忙碌着监视姚广孝的动作。
每天几乎就是三点一线的向朱标以及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景隆报告最新消息。
最开始的时候,这家伙倒是还算老实。
可是后来,毛骧也是明显的注意到了这人的不对劲。
他似乎是对朱棣的印象不错,只要是碰见什么有见识的香客或者是官员,都会问起朱棣的生平。
甚至,还企图登门拜访。
当然,朱棣的面也不是那么好见的。几乎十次有九次,都是连朱棣的面也见不到。
“不行啊,就凭这些证据,绝对是不够判定谋反罪名的!”
毛骧很是头疼。
都统大人明明是说过,这人有谋反之心。
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人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难道是都统大人多疑了?
不,不可能!
一定是这些办事不力的家伙,没有抓到关键的信息!
“禀告毛大人,我等从普庆寺那里查找到了姚广孝的一些信息!”
站在毛骧面前的,正是几日前就已经出发了的前往巡查姚广孝个人信息的几个锦衣卫。
“根据调查,姚广孝此人十四岁便已经出家,在此期间一直是精心研习,从未有过任何谋反的意图!”
毛骧皱了皱眉头,脸上的忧愁更加浓重了起来。
“那他是不是和别的官员有什么勾结,比如胡惟庸?”
“回大人,无论是胡惟庸那里,还是此人诵经拜佛的地方,都没有发现过他们有任何书信或者是见面的记录。”
这句话更是让毛骧的心上蒙了一层灰。
李都统大人的话是绝对不会错的,那就一定是自己等人查的深度还不够!
毛骧这样想到。
其实他哪里知道,这小子造反是之后的事情。
现在他和朱棣才刚刚相识,别说是计划了,就连这个念头,估计都是还没怀上呢。
更何况此时还少了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马皇后和朱雄英都还活着。
所以想要找到姚广孝的把柄,无异于是鸡蛋里挑骨头。
但是没想到,毛骧这小子随即还真的就跳出来了。
一顿盘问之后,毛骧问起了姚广孝生平有什么性格,或者是有什么志向的时候,那锦衣卫开口说道。
“大人,此人听说是极为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除此之外,还有人说他对兵法也一直很是喜爱!”
听见这个,毛骧眼神亮了。
先抛开儒家不谈,单就是一个道家,已经是有潜在危险的思想了!
想当初,有多少道教的不安定分子都是大大的反骨仔?!
一句请大汉赴死,更是震惊了无数的百姓,把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汉王朝彻底的推向了不归路。
至于研习兵法,这个就更严重了!
我上早八的,你踏马一个和尚,远离尘世的出家人,凭什么在这里研究兵法啊?!
再算上你研究道教,这个人绝对是有问题的!
甚至可以说是为了隐藏自己包藏祸心的现实,选择了用一个和尚的身份来把自己隐藏起来。
把这一切的分析和推断和手下们说了之后,毛骧总结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