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微闭眼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决断。
“这锦衣卫初设,没了你小子的筹备,咱总觉着差点意思。”老朱缓缓睁开双眼,“可你身出武将之门,本身又有勇武谋略, 还真叫咱难办啊!”
“爹!”朱标扫了眼正朝着自己挤眉弄眼的朱棣,缓缓开口:“儿臣以为,九江相较于锦衣卫,更适合入军中。”
“爹自然明白!”朱元璋摇头叹息,“以他锦衣卫大都督的名头,若是调任五军都督府,自然也要是个左右都督。”
“但是!”
老朱眉头都要拧成麻绳了,“可如今他的正职不过六品带刀侍卫,又无爵位在身,怕是难以服众。”
“这有何难?”朱棣一声惊呼,吸引了在座众人的目光,他起身傲气道:“锦衣卫大都督乃二品大员,是父皇当时亲口所定,对不?”
“对,接着说!”朱元璋来了兴致,倒想听听这混小子能有何高见。
朱棣顿时来了底气,响亮说道:“这天下都是咱爹说了算,能领二品俸禄,自然也能领二品权。以侦破胡党谋逆的功劳来说,更进一步也很是合理啊?!”
话到此处,他脸上露出一丝嘿笑,“左右都是父皇说了算,谁敢置喙?”
要么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此刻老朱心头就是这么个想法。
何为皇权,何为天子?
承天道,而驭万方!
皇权之下,莫敢不从。
这是他一直所追求的无上之道,如今皇权是强盛了, 可他却显得犹豫了?
这虚职和实权不都在他一念之间?
况且, 那锦衣卫说是实权在指挥使毛骧身,不扔就是李景隆全权决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前有多方掣肘,如今胡惟庸倒台,满朝文武人人自危,谁敢在这个节骨眼置喙他的决议。
“咱倒是落了下乘,还不如你个皮猴儿看得清楚!”朱元璋捋须大笑,周身气势变得更加霸道绝伦。
“二丫头!”朱元璋定眼看向李景隆,声如洪钟般,“你可敢领那左军都督府,为咱分忧?”
李景隆点头如捣蒜,“自然是一百个愿意,孩儿多谢舅爷!舅爷霸气,孩儿对您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这一顿马屁将朱元璋拍的哈哈大笑,也让李文忠等人没眼看,纷纷无奈捂头。
他十分感激的看了眼朱雄英和朱棣。
胡惟庸案已经办结,留在那只会惹火上身,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正是他计划的一环。
儿大都督府内关系盘根交错,随便拎出来个人都是从龙功臣,他想要于其中混个职务,难如上天。
他清清楚楚记得。
洪武十三年,二月将正式拉开第三次北伐之战!
倒不如趁机分割大都督府,借着权利重划时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求老朱给他个实权职缺。
而后,领兵北伐,赚取军功,为将来铺路!
却没想,反倒被朱雄英和朱棣错打错着,完美的索要权利,还不会惹得朱元璋猜忌。
当然,调任之前,他要将在锦衣卫督办的案件,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