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眨眼已是年关将近。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大明上下谈锦衣卫色变,就连百姓也开始对这个朝廷新部门生出恐惧之心。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因为李景隆的隐而不发!
胡党成员九族不少隐于民间,许多人看起来非官非贵,却也被锦衣卫带走,以为锦衣卫连普通百姓都不放过。
为此,李景隆可没少遭弹劾。
就连朱元璋和朱标也曾数次召见,询问他的打算,直到听了他的计划才打消顾虑。
这天一早,李景隆盛装出行,带着几个锦衣卫径直来到城门口处站定。
百姓见到李景隆倒是不怕,纷纷上前见礼打招呼,李景隆则笑着一一回礼,不见半点架子。
那日,他于大街之上为民伸冤做主,硬刚胡惟庸,百姓对他赞不绝口,在南京城的口碑可谓顶呱呱。
不多时,远处传来马蹄声。
众人暂停闲聊,举目齐齐看向远处,就连几万明军正朝着南京城疾驰而来。
“乡亲们莫怕,家父今日回京复命!”李景隆人群似乎有些慌乱,连忙开口安抚。
百姓们陡然兴奋了起来,“曹国公要回来了?”
“快,老少爷们,曹国公要回来了, 咱们可不敢堵着城门!”
人群一阵骚乱,连忙退到街道两旁。
“保儿,这威望还是可以的嘛....”李景隆嘿嘿一笑,跨步出了城门迎接。
来到近前,李景隆装模作样高呼,“爹,孩儿想死您啦!”
“咱的马鞭也想死你了...”李文忠咬牙切齿,顾及着大庭广众之下,只能尽量压低着声音。
在外人看来,那叫一个父慈子孝,引得无数百姓称赞。
“你等着,等咱从宫里回来....”李文忠狠狠剜了他一眼,直接朝宫内的方向而去。
他这一走,不仅李景隆傻眼了, 身后将士们也傻眼了。
“这...”偏将一阵抓耳挠腮,自家主帅就这么走了,他们倒是该何去何从?
李景隆嘬着牙花,知道老登这是故意给他下套,却也不能不入,“你们暂且回营待命吧。”
偏将迟疑片刻,大军岂能任人差遣,可想到李景隆的身份,加上城门口傻站着也不是个事,便只能听从他的调令归营。
.......
宫内。
听闻李文忠归来的消息,朱元璋喜不胜收,带着朱标、朱棣亲自来到宫门口相迎,给足了李文忠恩宠。
“臣, 问圣躬安?”李文忠一板一眼的行礼,哪怕是老朱伸手搀扶,也拦不住他。
无奈,朱元璋闷声嘀咕,“你啊,差你二丫头远了,倒是给给咱生了个好外甥孙儿!”
听见这话,李文忠倒是松了口气。
他这举动,又何尝不是一种试探和请罪?
“表哥,快快请起!”朱标自然也瞧的出中间哑谜,连忙上前搀扶,再给李文忠添一把底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