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一处僻静凉亭下,暖阳穿过疏影斑驳,洒在青石地上。
朱雄英双手托腮,一双明亮的眼睛专注地盯着李景隆,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西番征战的见闻。那稚嫩的脸上满是向往与崇拜。
“雄英。”李景隆忽然话锋一转,目光深邃地看向这个尚显稚嫩的未来储君,“若你为帝王,该如何对待番邦蛮子?”
“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让朱雄英一时语塞,小脸上写满了困惑。
李景隆谨慎地环视四周,见无人在旁,这才压低声音,语重心长地说道:“日后大明的基业必然落在你肩上,万万不要被那些腐儒文人给带偏了方向。”
“洮州十八番族反叛,就是最好的例子。”
见朱雄英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他继续解释道:“当初你爷爷大加善待番蛮,可换来的却是背叛。”
李景隆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经书史籍中记载了多少恩将仇报的教训,无不是用血与泪在告诫后人一个真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朱雄英皱着眉头,“可是表哥,父王常说,为君者‘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李景隆轻笑一声,“那是对待大明子民。对于外邦蛮夷,唯有以力服人!”
见朱雄英似懂非懂,李景隆继续道:“你可知雄鹰为何能君临天际?”
“为何?”
“因为它有着锐利的爪牙和勇猛的心性。”李景隆目光炯炯,“帝王之道也是如此,仁德之下亦有雷霆手段。”
“就如今日那吕本,只知书圣贤,总是妄想以礼相待、以德服人,就能让天下免受战乱之苦?”
话到此处,李景隆丝毫不掩杀机,“腐儒误国,若被这等人拿了权,在遇上个没主见的君王,天下还能有好,当诛!”
朱雄英眼前一亮:“就像爷爷说的‘王者之师,戢而不用’,我可以和你讲仁义,也有兴兵灭你之能?!”
“不错!”李景隆赞许地点点头,“兵者,凶器也!凶器不是用来束之高阁,而是于关键时刻护佑家国黎民!”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越发严肃:“雄英,你要记住,帝王并非是那空喊口号的圣人,为帝者当以护江山、保社稷、安黎民为己任,关键时刻可行非常手段。”
“那... 那该如何取舍?”朱雄英有些困惑。
李景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为帝王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就像今天,你觉得我做得对吗?”
朱雄英毫不犹豫地点头:“对!那老头实在太可恶了!”
“其实不然。”李景隆摇摇头,“我今日做得有些过了,若非你爷爷圆场,这事只怕要闹得更大。”
“为何?”
“因为我借题发挥,动摇了朝廷根基。”李景隆叹息道,“以后你就明白了,有些事可为而不可说,有些话可说而不可为。这其中的分寸,才是最难把握的。”
朱雄英虽然年幼,却也从话语中感受到一丝丝深意。
“雄英,你要做那搏击长空的鹰。”李景隆目光灼灼,“既要有勇猛的心性,也要有清醒的头脑!既要仁德,也要手腕,如此才能做好大明的一家之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