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苏牧立马于玉门关城头,五十万玄甲军如钢铁长城般绵延三十里。他身后是大华天朝最精锐的「天狼卫」,清一色的玄铁重铠在夕阳下泛着冷冽光芒,每人腰间悬挂九环陌刀,刀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
“报——!”探马自远方疾驰而来,“大宣王朝七十万大军已抵狼居胥山,前锋三万重骑兵距我军三十里扎营!”
苏牧眯起双眼,极目远眺。暮色中,狼居胥山方向隐隐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他身后的龙十三握紧了手中的鎏金虎头枪,枪尖映出的血色残阳格外刺眼:“将军,这李贵生果然带了他的「玄甲铁卫」。听说这些家伙的铠甲连床弩都射不穿。”
“传令全军,结「北斗七星阵」。”苏牧抽出腰间横刀,刀身映出自己坚毅的面容,“告诉王化成,把新制的「震天雷」都给我架到城头。”
与此同时,大宣军营中,李贵生正站在高达三丈的青铜战车上。这位大宣王朝的镇北大将军全身覆着九吞连环甲,肩甲上两只鎏金狼首呲牙咧嘴,手中握着的九节鞭每节都刻着《大宣律》的残章。在他身后,十二员身着各异铠甲的将领呈扇形排开,正是名震塞北的「宣朝十二将」。
“大哥当年就是在这玉门关下饮恨。”李贵生用马鞭指着城头飘扬的大华军旗,“今日,我要用这七十万大军的马蹄,踏平这所谓的「天下第一雄关」。”
“大将军,大华军摆出的北斗阵是苏牧的成名战阵。”说话的是十二将中的「铁面判官」张猛,他的铁面具上刻着判官笔的纹路,“此阵首尾呼应,极难攻破。”
“那就用「五丁开山阵」破之。”另一位身披孔雀翎甲的「孔雀将军」吕青上前一步,他腰间的孔雀胆毒箭在月光下泛着幽蓝,“末将愿领三万骑兵冲击北斗阵的「天权位」。”
李贵生摇头:“苏牧狡猾如狐,怎会让你轻易找到阵眼?”他转头看向十二将中唯一的文士打扮者,“陆先生,你怎么看?”
被称作陆先生的谋士轻抚长髯:“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大华军虽强,但我军有七十万之众,当以堂堂之阵压之。末将建议明日黎明,全军列「一字长蛇阵」,以重甲步兵为前阵,骑兵为两翼,远程弩兵在后。”
“好!”李贵生猛地将九节鞭砸在青铜战车扶手上,“明日卯时,全军出击!”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天际时,大宣军的号角声震撼天地。七十万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前排十万重甲步兵手持青铜大盾,组成密不透风的盾墙,每面盾牌上都绘着狰狞的饕餮纹。在他们身后,是五万张强弩组成的箭雨方阵,再往后则是李贵生亲自率领的玄甲铁卫。
苏牧站在城头,看着铺天盖地的敌军,眼神却异常冷静。他身后的「天狼卫」已全部下马,排成七列,每列七人,形成北斗七星的阵型。龙十三站在「天枢位」,郭敬之在「天璇位」,而苏牧自己,则位于「天权位」。
“放!”随着苏牧一声令下,城头的「震天雷」齐发。这些用火药和碎石制成的暗器在敌军阵中炸开,顿时血肉横飞。但大宣军的重甲步兵阵型丝毫不乱,依旧稳步推进。
“换火箭!”王化成在城头大声传令。五千张强弩同时发射火箭,在空中形成一片火海。然而,大宣军的盾牌上都涂着防火的桐油,火箭大多被弹开,只有少数落在盾牌缝隙中,引燃了后面的士兵。
“将军,敌军太硬了!”龙十三在阵中大喊。
苏牧抽出横刀,刀身映出自己坚毅的面容:“传令天狼卫,随我冲锋!”
“将军不可!”郭敬之急忙劝阻,“您是全军主帅,岂可轻涉险地?”
苏牧摇头:“今日之战,非寻常可比。只有打破敌军的重甲方阵,才能扭转战局。”他翻身上马,抽出腰间横刀,“天狼卫听令,随我冲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