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闻言不由就愣在了那里。
他胖脸上不由就陷入出沉思之中。
一直等过去了差不多一刻钟,他才猛然反应过来。
“惭愧啊!”
“国公,相比起国公的忧国忧民,倒是高炽显得太过功利了,或许是这两年的所见所闻让我被权利蒙蔽住了眼睛,这可实在是不应该!”
“多谢国公点醒了我!”
朱高炽站起来,郑重的朝着蓝武行了一礼。
“殿下快快请起。”
“呵呵,我这也是瞎说的,不知道对不对!”
蓝武赶忙把朱高炽搀扶起来。
不管这小胖子此刻有没有演的成分,但蓝武的确感觉很是受用,此刻的他终于是体会到了一点解缙的快乐。
而也就在蓝武和朱高炽在书房里相谈甚欢的同时,另外一边的皇宫里。
刘三吾再次在暖阁里面见了朱棣。
不过和之前老头看似低姿态,实则死不悔改的模样不同,此刻的刘三吾却是一脸的惶恐。
“殿下,老臣想要知道,您要弄这个科学院,是不是在和老臣使气?”
“若是的话,老臣可以服软,可以如同殿下之前说的那样,添加几个北方举子进入洪武三十年的进士名单。”
“但请殿下莫要使性子,莫要把朝廷选才之事搞乱,这是要动摇国本的大事啊!”
朱棣闻言,看着刘三吾,脸上的表情却是一片冰冷。
他摇了摇头道:“刘学士,这是已经下了圣旨的国政,你为何会觉得我是在和你置气呢?”
“你心里难道就是这么看我朱棣的吗?”
刘三吾闻言脸上的表情却是越发惶恐,他脸上带着一丝哀求道:“燕王殿下啊,科举乃是我华夏实行了一千多年选拔人才的政策,往上无论唐还是宋一直在实行,而且一直在不断完善。”
“我大明刚刚立国,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若是乱了选拔人才的通道,未来恐怕会酿成大乱啊。”
朱棣闻言脸上不由更显疑惑:“刘学士,你可能没弄清楚,科学院和翰林院是两码事,朝廷选官既可以通过科举,也可以通过科学院,这是两条可以并行不悖的通道,何来混乱一说呢?”
刘三吾闻言摇头道:“可天下官员的数量是有数的,若是出现除了科举之外第二条做官之路,便会有人舍弃儒道,去钻研那些奇技淫巧,如此以来,人心就要乱了啊!”
“朝廷科举考的程朱理学,其包含有君臣父子,礼法规矩,想要通过科举,便要把礼法规矩吃透,而能够通过科举的读书人,自然也是认同这一套礼法规矩的。”
“那科学院中有礼法规矩吗?”
“从那里选拔出来的官员,心中有君臣父子,有君父吗?”
“如此选拔出来的官员,全部都是心中没有礼义廉耻的道德小人,这样的人如何能做得了官?”
“若是连这样的人都能做官,朝中充斥的全都是这样的小人,民间上行下效,礼法便会败坏……!”
“而礼法便是人心,这人心若是一变,殿下可曾想过后果?”
朱棣听着刘三吾大段大段的给自己讲解礼法,人心,心中却是不由的闪过之前蓝武给他讲的一句话。
“儒家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如今,已经走了快一千五百年了,我觉得儒家已经开始变得腐朽了,是需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儒家所谓的君臣礼法我不懂,但我却懂得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人是要吃饭的,在我看来,想要大明长治久安,唯一要做的便是让所有百姓都能吃饱穿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