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他越看越觉得李君熟悉。
这张脸英俊非凡,动作之间,仿佛能看到……那个逆子的影子!
李渊不由对李君产生了更多的好奇。
从信里来看,这家人离开已经十多年,只剩下李君一人在长安,显然是狠心抛下他。
“还好。”
“这些年有你们的帮助,虽然孤独,但生活还过得去。”
李君回答道。
“唉……那就好。”李渊叹了口气。
“对了,刚才我看到你在门口帮那些穷人?”李渊想起之前的一幕。
“是啊,都是些贫困孩子。”
“有的从外地流浪来,都是孤儿。”
“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他们的日子,比我还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想到,长安城里竟然有这么多乞丐,其他地方该是如何呢?”
“爷爷,南方那儿,吃不饱的百姓多吗?”
这段时间,李君逐渐融入了大唐,也了解了百姓的疾苦。
同时,他也深刻领悟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贞观年间,历史上被称为盛唐的开端。
然而,即便是这样繁荣的时期,百姓依旧如此困苦,不禁让李君感到一阵痛心。
“那边……也不少。”
李渊沉默片刻后说道。
曾为皇帝的他,清楚现在的天下局势。
经过多年的战乱,百姓早已民不聊生。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多年,百姓依然未能从困境中恢复。
“唉……这世道。”
“算了,还是顾好我们自己吧。”
“对了,爷爷,娘,刚好我有件事想告诉你们。”
“我打算做做盐业,这行挣钱快,操作也不复杂。”
“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君撸起袖子,提起了自己的计划。
大唐的盐业尚未正规化,处于野蛮发展的阶段。
任何人都能参与。
朝廷的监管也不严密,李君知道,专门的盐税目前尚未建立。
“盐?”
李渊挑了挑眉。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孙子竟然开始打起盐业的主意。
盐业主要由两方掌控,一方是朝廷,另一方是世家门阀。
盐,这简直是暴利。
然而,能用的盐矿几乎都被朝廷和世族掌控。
“这是个好买卖。”
“不过我们没有盐矿。”
“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盐业这条路已经被掌控了。”
李渊笑了。
长孙皇后和李君羡也笑了。
他们心里已经为李君打上了标签——异想天开!
“别啊。”
“我听说,长安周围有不少山头,那里也有盐。”
“那些山头都荒废了,买下来不贵。”
“爷爷,娘,给我点钱,我去买个山头。”
李君并不打算放弃这个机会。
盐!
这东西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做。
这暴利让他无法忽视。
而且,他已经掌握了制盐的技术。
这些山头对别人或许毫无价值,但对他而言,却是宝贵的资源。
一本万利!
不,准确来说,是一本亿利!
“不行!那些盐不能吃。”
长孙皇后皱眉拒绝道:“那些盐是毒盐,吃了会导致全身发紫,血液凝固。”
“对,没错。那些盐矿不能用,否则朝廷和世族早就把它们拿下了。”李渊也直接说道。
李君微微眯眼。
“爷爷,娘,你们不必担心。”
“给我点钱,不,借我点钱,等我赚钱了,定会成倍归还。”
李君直接伸手要钱。
既然不能靠别人,那就得依赖自己。
“这……”李渊笑了。
这孩子,是不是傻了?
他已经明确告诉李君,那些山头不过是废地。
那些盐不仅不能吃,还不能种植任何庄稼。
事实上,那些地方完全就是荒凉的不毛之地。
“我没钱,去找你娘要。我得留钱给自己买棺材。”李渊拒绝了。
“娘?”李君看向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翻了个白眼:“我也没钱,我得去长安买个院子,你爷爷年纪大了,要住在长安,这样有个病什么的,能及时医治。”
李君不禁露出苦笑。
这话一说,意思明摆着——我们可真是各有各的算盘。
“好了,天色不早了。”
“我们住不惯这里,要回长安了。”
长孙皇后准备离开。
天色确实不早,是时候回去了。
她对这次出来的效果非常满意。
很久没看到李渊笑得如此放松。
尽管李君的脑袋有点不切实际,完全不靠谱。
李渊抬头看了看天色。
是时候回去了。
他知道,如果不回去,那个逆子肯定会派人来找他。
李渊心中想着,如果能多和李君聊一聊,心里会更安稳。
若身份暴露,李君大概会彻底不理自己。
李君轻笑了一下。
这家伙,败家子。
到家了,还要去长安置房。
看来,买房这个念头早就深深扎根在这个时代了。
李君无奈,只能起身相送,毕竟他们是自己的爷爷和娘亲。
送走他们三人后,李君关上院门。
盐的制作技术他已经掌握。
他不可能坐在家里空等,而是决定利用这一切。
他现在急需钱。
因为,系统已经加载完成,但要激活它,需要一万贯!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既然无法啃老,那只能自己想办法。
当然,办法还是卖盐。
只是不能直接去买山头了。
李君想到这里,又拿了一筐馒头放到门口。
很快,一群孩子围了上来。
但这次,李君没有直接发馒头。
而是给了每个孩子一个袋子,让他们通过劳动来换取食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什么?
大唐时代的“以工代赈”!
长安的官道上,
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
李渊的神情再次恢复了往常的沉默,
不过这一次,与以前不同,
他脑海中一直回荡着李君的身影。
这孩子,真是……
太像了!
不论是与那个逆子的相似,还是与自己,
都有几分相像。
虽说李君的话让人有些难以信服,
但李渊的直觉告诉他,这孩子绝不简单。
这份直觉,乃是一位帝王的本能。
看来,还是得去刑部大牢一趟。
那个人,应该还没死。
李渊的心中做出了决定,
脚步也随之加快。
抵达长安后,李渊直接前往刑部大牢,
丝毫不做解释。
长孙皇后和李君羡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也不敢多问,
只能默默跟随。
不过,既然已经到了长安,
两人也不再感到担忧,
毕竟在这里,
没有人敢轻易动李渊。
走到刑部时,长孙皇后面色微变,
她瞬间明白了李渊为何要来此。
她的“大宝”,
正是死于地牢那个人之手。
果然,李渊径直走向刑部地牢最深处。
见到李渊和长孙皇后走下,
牢中的守卫们不禁全身一震。
当他们来到最深处的单间,
值班官吏急忙迎了上来。
“死了吗?”
李渊冷冷问道,
目光定格在单间内瘫倒在地的囚犯身上。
“回禀太上皇,未死。”
“今日的刑罚,已经执行过。”
值班官吏急忙答道。
在刑部,每日都有一名犯人受刑,而这个人,每天都在受罚,
其他官吏也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
但可以确定,这人罪孽深重。
否则也不会将他吊命折磨如此。
“把他吊起来。”
“我要问话。”
李渊的语气冷冽。
“是!”
“不过,太上皇,此人身体已经大为透支,恐怕大限已至。”
有官吏低声提醒。
李渊微微眯眼,沉默片刻。
官吏不敢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