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市。
沈青云的办公室还残留着昨夜的浓茶味,邱健华刚把省纪委的最新指示放在桌角,田野的警服袖口还沾着晨露。
两人接到电话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此刻并肩站在办公桌前,看着沈青云指尖在两份文件上交替点动。
“赵立冬的涉案名单再筛一遍,特别是最近三年给他批过条子的处级以上干部。”
沈青云推开窗,初夏的热风卷着梧桐絮涌进来,开口对两个人说道:“重点查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这两个部门去年给青云粮库拨过三次维修款,账目肯定有问题。”
田野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急促的线条:“我们已经控制了宏达粮贸的会计,他交代赵立冬每个季度都往一个神秘账户打钱,正在查这个这个账户的真实身份。”
“很好。”
沈青云微微点头,随即看向邱健华,指尖在另一份文件上敲出重音:“从今天起,秘密监视张东哲的行踪。他的家属、小舅子,所有直系亲属的出入境记录都要盯着,护照统一由市局保管,借口就说系统升级需要登记。”
邱健华的笔尖顿在纸面,墨点晕成小团:“张副书记?”
张东哲是市委副书记,按照规定,他们是没有资格调查张东哲的。
“这是省委的意思。”
沈青云打断他,从抽屉里拿出田富国的亲笔批示复印件:“省纪委在周劲松案里摸到了线索,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
他看着两人震惊的神情,补充道:“监视要走信访维稳的流程,让老纪检带队,别用年轻人,免得露馅。”
田野猛地攥紧拳头,沉声道:“要不要控制他的银行账户?”
“暂时不用。”
沈青云摇头,目光扫过窗外的市委大院,淡淡地说道:“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被盯上了,动账户只会让他警觉。你们俩分头行动,每天晚上八点单独向我汇报,不能用微信,只能当面说。”
邱健华和田野对视一眼,同时点头。
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走廊的阳光斜斜切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绷紧的弦。
………………
第二天上午九点钟,市委党校的大会议室座无虚席。
沈青云刚在主席台坐下,张东哲就端着茶杯凑过来,鬓角的白发似乎比昨天更密了些:“书记,昨天省里来电话,说粮库的灾后重建款批下来了,要不要下午开个协调会?”
“先开党建会。”
沈青云翻开笔记本,拿着笔在“群众身边腐败”几个字下划了线,随即说道:“重建款的事让财政局先审核,你下午盯一下就行。”
他注意到张东哲的手指在茶杯把上拧了两下,那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会议开始后,沈青云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上周纪委查了五个乡镇的惠民资金,发现有三个村的低保户名单里,住着开宝马的困难户。”
说着话,他按下遥控器,大屏幕上出现一组对比照片。
左边是破旧的土坯房,右边是同一地址新盖的二层小楼。
“这就是典型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必须连根拔起。”
沈青云冷冷的说道。
台下的钢笔声沙沙作响,张东哲的笔记本翻开在第一页,却迟迟没动笔。
沈青云眼角的余光瞥见他喉结滚动了两下,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
“下面请各位同志结合分管工作谈谈看法。”
沈青云的目光落在张东哲身上,淡淡地说道:“老张,你先说说?”
张东哲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出闷响:“我分管的信访系统确实存在问题。”
说着话,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清单:“去年受理的一百七十二起信访案件,有三十五起超期未办结,其中十一起涉及村干部侵占集体资产。我们计划下个月开展信访干部下基层活动,逐户核查。”
他说话时手指一直在清单边缘摩挲,沈青云注意到那页纸的右下角有个明显的折痕,像是反复折叠过。
“光靠下基层不够。”
市长朱鸿起接过话头,他面前的笔记本上画着密密麻麻的思维导图:“开发区去年查处了两起违规吃喝,都是企业借着项目对接的名义设局,有个招商局长一顿饭就喝了两瓶茅台。”
他敲了敲桌子,沉声道:“建议把企业宴请纳入亲清政商关系负面清单,谁碰红线谁摘帽子。”
市政法委书记李尚平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全场:“政法系统要先开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