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时中听着皇帝的话,心中很诧异,问道:“官家要给我们,看什么大宝贝?莫非是地方官员进献了祥瑞,寓意我大宋要兴盛?”
赵桓摇头道:“不是地方进献的祥瑞,不过此物的确是祥瑞。”
李纲也有些好奇,问道:“官家,到底是什么?”
徐处仁想到太上皇炼丹,经常说炼出了宝贝,问道:“莫非官家学太上皇炼丹,炼出了什么宝贝?”
李纲连忙道:“官家,可不能去炼丹修道啊?”
对修道,李纲很防备。
太上皇就是个棒槌,天资聪颖,琴棋书画样样都懂,什么都会,连权术也是一等一的。
唯独不会治天下。
一个视百姓如韭菜的皇帝,不是好皇帝。
赵桓回答道:“不是祥瑞,也不是炼丹,是火药作坊改进了火药,研制了新的火药武器。朕召你们来,就是为了这事儿。”
“多说无益,眼见为实。”
“手头的事情都放下,随朕出宫,去火药作坊见证奇迹,我大宋有镇国的神器了。”
赵桓率先往外走。
白时中、吴敏、徐处仁和李纲面面相觑,旋即连忙跟了上去。
一个个很好奇,更多的是不相信。
火药早就有了,爆炸后的烟雾大,威力小,没什么杀伤力。有些时候,爆炸的威力还不如爆炸发出的火光威力大。
这样的武器,无法用来进攻,也就是防御的时候,能在城楼上扔下去搅乱金人的阵型,阻击金人的进攻。
众人顿时不抱希望。
一行人出了城,骑着马一边走,一边聊着天。
白时中忽然问道:“官家任命李纲兼任太子太傅,是打算册立太子了吗?”
赵桓没有回答,问道:“你觉得呢?”
白时中说道:“官家的安排,臣没什么意见。只是想着太上皇在江南,还没有回东京。册立太子的事情,是否等太上皇回来后再安排呢?”
赵桓问道:“最近有太上皇的消息吗?”
白时中摇头道:“臣不知道,关于太上皇的消息,不是臣负责。”
吴敏接过话,回答道:“官家,太上皇还在江南,更截留了地方送来朝廷的奏折,还拦下了送来朝廷的粮食、武器和赋税,太上皇一直没打算回来。”
赵佶匆匆忙忙的禅位,就是觉得挡不住金人,赶紧跑去南方躲避。
他不是好心放权,是怕当亡国之君。
赵桓想着吴敏的话,沉声道:“得进一步安排人去南方,劝说父皇回来。”
吴敏道:“官家说得对。”
赵桓吩咐道:“当初是吴相公劝说父皇禅位,你和父皇的关系亲近些。你安排人去江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务必劝父皇回朝。”
“臣领命!”
吴敏毫不犹豫回答。
太上皇在外面,对皇帝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太上皇的身边有军队,这样的力量在江南,等于是割据一方。
必须劝回。
赵桓定下赵佶的事情,没有再说册立太子的事儿。
册立太子,他会在大朝会上提及。
现在还早了点。
看后续,会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才好把反对的人一网打尽。
一行人说说笑笑着赶路,没过多久,就来到了火药作坊外。
赵桓抵达的时候,胡直孺和刘旺在大门口迎接。
胡直孺今天一大早,就来到火药作坊,检查了刘旺制作的新式武器,见一切没问题才放心了。
胡直孺率先迎了上去,行礼道:“臣胡直孺,拜见官家。”
刘旺跟着道:“臣刘旺,拜见官家。”
赵桓吩咐道:“不必多礼,都准备好了吗?”
胡直孺道:“准备好了。”
赵桓说道:“既然准备好了,带着武器上山。这一次的实验很重要,希望一切顺利。”
刘旺一副自信模样,保证道:“请官家放心,绝对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