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事,姚平仲被金人击败,连夜逃遁,导致后果恶劣。
这事儿在当时,李纲很被动。
李纲一脸惭愧模样,解释道:“官家,臣惭愧。”
“当时,臣怕种师道势大有二心,心有忌惮,才希望姚平仲立功制衡。”
“没想到,却坏了事。”
“臣思来想去,还是要仰仗种师道。目前局势危难,不能再过度的抑制武臣,要提升武臣的话语权。”
赵桓眼前一亮。
李纲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大宋的开国背景,决定了宋太祖一定会杯酒释兵权。五代十国的将军们杀疯了,习惯性的换皇帝。
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有兵就能当皇帝。
最好的安排,是通过杯酒释兵权,压制第一代的开国将领。随着第一代凋零,第二代乃至第三代人没见过昔日的杀戮,对国家有了认同感,就该慢慢恢复武人的地位。
文武并重!
才不会一条腿走路。
可惜,宋太祖在一个夜晚,遇到身兼斧头帮帮主、艳照门始祖、绝命毒师、微操大师的宋车宗。
宋车宗靠耍斧子上位,怕人家篡权,直接加速到底。
武将在外面作战,宋车宗不放心,特地搞了个‘平戎万全阵’,一点自主性都不给武将,让人在前线照着阵图打。
一个军事废柴编的阵图,那就更废了,彻底压垮了大宋武人的脊梁。
最终,文人的这条腿长了肿瘤,武人的这条腿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宋中后期,早已经不是五代十国的大环境,几乎不存在武人篡位的可能性。
偏偏得位不正成了噩梦,每一个继任的皇帝都在进一步强化对武人的打压。
源自于骨髓中的血脉,以及文官的影响,导致武运衰败。
赵桓要改变这样的情况。
他朝李纲投去赞许的眼神,微笑道:“李相公的提议,朕觉得很好。周瑾,用朕的车驾去种师道府上,接种师道入宫。”
李纲眉头一挑,皱眉道:“种师道一介武人,用官家的銮驾迎接入宫,不合适吧?”
“很合适!”
赵桓掷地有声道:“朕这么做,理由有三。”
“第一,种师道是天下名将,抗击西夏、征讨辽国、力抗金人,一心为了大宋呕心沥血。”
“一个七十六岁高龄的忠臣,不辞辛劳的为国奔波,朕不能怠慢。”
“第二,朕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朕要用武人,要给他们待遇。”
“我大宋朝要崇尚武人,要崇尚英雄。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和国家,那是没有未来的。”
“第三,朕相信种师道,亦如朕也相信李相公。”
赵桓眼神诚恳,问道:“李相公,你支持吗?”
李纲看不懂皇帝了。
可是,他也震撼于皇帝的这番话。或许有这样心胸和魄力的皇帝,才能带着大宋走出困境,重塑华夏的脊梁,重现华夏的荣光。
李纲一咬牙,回答道:“臣,支持!”
赵桓脸上笑容绽放,看向周瑾道:“周瑾,你亲自去迎接种师道。”
“老奴领旨!”
周瑾行了一礼,就急匆匆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