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队最后一块地里的稻谷被收割脱粒,所有粮食全部被存入生产队粮仓,持续一个多月的抢收终于接近尾声。
只要生产队把规定的公粮上交公社,陈家庄就会迎来比过年还要热闹的分粮大会。
晚上刚吃完饭,老爹陈建军就把一个本子拿了出来。
虽然生产队有专门给大家记录工分的会计,但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将来分粮时漏算或者错算,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给自家记录工分的本子。
家里记录工分的本子一直是老爹收着,每个月让小妹陈丽帮忙统计一次。
看老爹把记录工分的本子拿了出来,家里几个人就跟商量好一样同时围在饭桌周围。
这是分家以后家里几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规律,一个月一次,老爹陈建军趁机向大家介绍当月家里的工分情况,好让大家心里有数。
“伟南,洛寒……吃饭前我让陈丽跟洛雪算了一下咱家工分。”
“因为伟南这一年经常上工,春耕跟抢收几乎都拿到了生产队最高公分,咱家今年挣的公分比去年多了好几百,总共有四千九百二十公分……”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分两千五百斤稻谷。”
“生产队的苞谷虽然减产了,分个四百斤肯定没问题。”
“加上咱们抗旱跳水挣回来的四百斤苞谷,加起来应该有个八百斤。”
老娘显然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
两千五百斤稻谷加八百斤苞谷就是三千三百斤粮食,她在生产队干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一次性看到过这么多粮食。
看着老爹陈建军满脸不可思议反问:“老头子……”
“咱家今年真能分三千多斤粮食?”
老爹陈建军很肯定回答:“板上钉钉的事儿?”
就在这时,陈伟南突然开口:“爹……娘……”
“还有笔账你们没算进去。”
“除了咱们在生产队挣回来的公分,一直存在家里的猪粪最少还能换两百公分。”
“趁分粮前送到生产队换成粮食,过几天就可以可以直接折算成公分。”
老爹眼前一亮回答:“明天咱们就送过去。”
“一担猪粪十个公分,咱家那堆猪粪就算换不了两百公分,换个一百八十公分肯定没问题,差不多可以换一百斤稻谷,二十斤苞谷,年前还能分红,明天我们就送过去。”
生产队队部,看陈建军父子一人挑着一担猪粪来队部,陈队长跟张书记被吓了一大跳。
因为他们送来的猪粪实在是太多了。
这两天也有其他养了任务猪的社员给生产队送猪粪,但他们顶多送来四五担。
陈建军父子倒好,一口气送来十九担猪粪。
要不是亲眼所见,两人打死都不相信陈家两头猪半年时间能拉这么多猪粪。
面对两人充满疑惑的目光,陈伟南也不隐瞒,直接回答:“书记……队长……”
“这几个月我家的两头猪可是吃了一千多斤洋芋,几百斤米糠,几百斤南瓜……”
“这么多粮食可不是白吃的,要是不出来点儿东西,我也不会一次性喂两头猪。”
张书记听完就把目光转移到陈队长身上:“老陈……”
“你看我当初没猜错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