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娘满脸都是愤怒表情,陈伟南忍不住问:“娘……”
“是谁惹你生气了吗!”
娘摇摇头:“没人惹我生气……就是觉得生产队辛辛苦苦种下去的那些苞谷可惜了!”
陈伟南满脸不解反问:“怎么会可惜……”
“生产队不是已经在抗旱浇水吗?”
“就算因为干旱产量不高,一百多亩包谷地收个四五万斤包谷应该没啥问题吧!”
娘摇头回答:“还四五万斤苞谷,到时候能收个一两万斤就不错了!”
“咱家自留地有水窖,两天就把洋芋地浇了个遍。”
“生产队其他社员没有水窖,自留地里的庄稼只能从漳河挑水,速度慢不说,还肥力。”
“为了保住自留地里的庄稼,各家各户的壮劳力几乎都留在家里。”
“就算有壮劳力去上工,在每天只有五个工分的情况下也都是在地里浑水摸鱼,舍不得出力去挑水。”
“按现在的抗旱速度,能把距离漳河最近的二三十亩包谷地给救下来就不错了。”
“那些距离漳河比较远的包谷地只能靠天收,到时能收几斤是几斤!”
陈伟南听完脸上就露出一副释然表情,然后回答:“挑一天水挣五个工分确实太少了!”
“到年底五个工分只能换两斤多稻谷跟三分钱。真要是从漳河挑一天的水,光吃掉的白米饭都不止两斤稻谷!”
“辛苦一天挣回来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摆明了是个亏本买卖。”
“除非脑子傻了,不然肯定没人愿意出力。”
老娘想了一下回答:“儿子……”
“你说得这些道理我们都懂,就是可惜了地里的那些包谷!”
陈伟南想了一下回答:“娘……”
“生产队陈队长跟张书记都不是傻子,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几十亩包谷地颗粒无收。”
“两个人都是生产队老干部,生产经验特别丰富,肯定会想到解决办法,你就别发愁了!”
“如果从漳河挑水浇地的工分不变,辛苦一天还是只能挣五个工分,我就算在家里闲着也不会去上工。”
“但如果生产队调整上工挑水的工分政策,让挑水社员有的赚,如果没人请我去做宴席我就去上工挑水。”
…………
生产队队部。
陈队长跟张书记确实在讨论包谷地抗旱的事儿。
陈队长是生产队里的老人,以前还饿过肚子,他是最不想看到包谷地被干死的人,紧锁着眉头,一脸担忧分析。
“老张……如果接下来的抗旱继续像前几天这样,上工的都是一帮妇女,就算有劳动力也不肯出力挑水,咱们今年种下的大部分包谷都会颗粒无收!”
“必须想想办法保住这些包谷地!”
张书记是个退伍老兵,想了一下回答:“我算了一下……”
“如果抗旱继续这么下去,秋收咱们顶多收获两万斤包谷,还不够交公粮,反正生产队社员是不可能分到一斤包谷。”
“甚至还要拿出一部分稻谷补贴包谷歉收欠下来的公粮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