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用地笼捕鱼,钓鱼就要简单很多。
一根五米多长的竹竿当鱼竿,家里拉鞋底用的粗涤纶线当鱼线,针头加热后弯成鱼钩,再取一截芦苇杆当水漂……
一套非常简单的渔具就准备完成了。
鱼饵更加简单,用铁勺在院子后面的自留地翻一翻,十多根蚯蚓就到手了。
至于打窝。
就算陈伟南想去打窝也没有打窝的粮食。
选择一段水面宽广,水势平缓的河面作为钓点,轻轻甩出鱼钩,调整好浮漂高度后,直接开始挂饵,等待……
十分钟很快过去了,芦苇做的浮漂动了两下,陈伟南赶紧提竿。
鱼钩上面空空如也,连作为鱼饵的蚯蚓都没了。
连续提了两次都是空钩后,陈伟南渐渐意识到不对劲儿。
自己做的鱼钩没有倒刺,就算钓到鱼也很容易脱钩。
浮漂是用芦苇杆做的,敏锐度远远抵不过真正的鱼漂。
他决定缩短提竿时间,增加提竿频次,只要浮漂有动静就提竿。
很快第一条半斤重的鲫鱼就上钩了!
接下来半小时内,陈伟南又拉起一条两斤多的鲫鱼,两条三四两重的鲫鱼……
听到陈叔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赶紧收杆回家帮忙。
对现在的陈伟南来说,修房子是当务之急。
不然碰上下雨那种鬼天气,一家人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
“李叔……二舅……大舅……你们来了!”回到院子就看到老爹带着几个人在院子里指指点点。
根据记忆,陈伟南很快确定这几个人身份。
有分家当天帮家里搬东西的李叔等人,还有两个舅舅。
他们来自邻村,应该是老娘昨天去通知的。
走近打招呼后才看到老爹脸色似乎有些不好看。
“伟南去钓鱼了啊?”虽然以前的陈伟南有些混不吝啬,但毕竟是两个舅舅的亲侄子,加上陈伟南并没有做过什么作恶多端的事儿,乍一看到陈伟南还是比较亲热的。
看到木桶里的几条鱼,眼前一亮道:“哟呵……”
“没想到你还有钓鱼的本事!”
“这么多鱼,看来咱们中午有口福了!”
陈伟南马上接话:“大舅……二舅……”
“今天中午我亲自下厨做鱼,保证让你们吃了还想吃。”
说完就把目光转移到陈建军身上:“老爹……”
“这是怎么了?”
“修房子可是天大的好事儿,怎么看你一点儿也不高兴!”
看老兄弟沉着脸不说话,李叔赶忙走到陈伟南身边解释:“都是你大伯跟堂哥闹出来的。”
“你爹本来在大队叫了七八个社员帮忙修房子。”
“结果你大伯跟堂哥在上工时说陈家老宅已经完全破败,修起来非常吃力,活也多,过来帮忙肯定累得第二天站不起来,影响接下来的抢收跟挣工分。”
“还说你们分家啥东西都没分到,一百二十块钱到了你手里肯定一天就被败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