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南很自信解释:“老爹……”
“你可不要小看了废品收购站……”
“里面不仅有破烂,还有不少好东西……”
“真要是找到那么一两样,那可就赚大了!”
然后也不多解释,拉着驴车就直奔收购站。
收购站在县城边上,一个非常大的院子,看起来非常冷清,只有一个老大爷守在门口,很警惕盯着从门口经过的来往行人。
看陈伟南父子拉着驴车朝收购站走过来,目光随之集中到两人身上。
陈伟南拿着一包大前门疾步朝老大爷走过去:“大爷……”
“我们来自下面公社……”
“家里太穷了,做不起新家具……”
“想来收购站看看有没有别人不要的废旧家具,拉回去修一修说不定还能用……”
“这可关系到我能不能娶上媳妇,请大爷一定要帮帮忙!”
说着就把握在手里的大前门塞到大爷手里。
一开始大爷并不想怎么搭理陈伟南,毕竟收购站主要以收废品为主,很少往外卖。
下意识就要拒绝。
没想到陈伟南这小子竟然这么懂事儿,出手就是一个大前门。
这可是干部才能抽到的好烟,三毛一包,都快抵得上自己半天工资了。
很熟练将大前门装进衣兜,然后接话:“小伙子你来得还真是时候!”
“前段时间国营纺织厂跟国营饭店还真送过来一批用坏了的家具,说不定还有能修的,你可去去看看!”
“看中的东西都可以来拿,到时候我帮你称重,结账,开票,保证不让你小子吃亏。”
陈伟南这一手看得老爹陈建军目瞪口呆,想不明白自己儿子啥时候变得这么利索,面对城里人一点儿也不害怕,还能忽悠得人家团团转。
还没从不解中反应过来就被儿子拉进收购站。
视野范围内全是各种废品,陈伟南的目标非常明确,直奔家具区。
国营饭店用的桌子非常坚固,好多只是一条腿松了就被送到收购站。
老爹陈建军很快就从一堆废旧家具中找到两个可以没了门的柜子,一个松了一条腿的桌子,三个缺腿的凳子。
又从其他废旧家具配齐了柜门,凳子腿,桌子腿……
为了避免这些家具今后再次发生意外,还专门多配了几条腿。
捣鼓完家具,陈伟南没有放弃这个进入废品收购站的好机会,抓紧时间在里面逛起来,想多捞点儿好东西回去,不然那包大前门就太浪费了。
“爹……赶紧把驴车拉过来,这里有好东西……”很快陈伟南就发现了惊喜。
收购站院墙角落竟然堆了不少废旧油毡纸!
如果有人没听说过油毡纸,油毛毡肯定听说过。
后者是用沥青做的,但因为七八十年代之前,中国的沥青产量不高,导致油毛毡的适用范围并不太广。
油毡纸是用煤焦油做的一种防水材料,六七十年代城里面很多临时建筑的房顶都是用油毡纸进行防水。
眼前的油毡纸显然是从哪个房顶上拆下来的。
正常都是五六米,甚至七八米一块,眼前的油毡纸却只有一两米一块,但对于家里的茅草屋而言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修房子时先在房顶铺上一层油毡纸,多叠几层,再加两层茅草,再大的雨都不会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