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铺子,陈汐又去院子看了眼。
院子也不是很大,和林叶镇上的院子差不多,院子中央有一口古井,院子的一侧,搭着一个简易的棚子,看着像是厨房。另一侧,则是一间小小的储物间。
正对面是两间屋子,正好到时候林叶和石榴住。
逛完院子,将石草留在了这里,她和林叶去了官府。
这还是陈汐第一次来官府,看着果然很气派,向门口衙役说明来意,两人很轻易地进了县衙。
税课司门口竟有不少的人,陈汐一眼看去,至少有七八人之多。
这些人穿着华丽,一看就是富贵人家。
他们三三两两聚在门口闲谈,互相吹捧,从他们的对话中不难听出,这些都是商贾之人。
里面有人出来后,便立马有人进去。
她和林叶来得比较晚,也不好与那些人争抢,只能在外面等着。
这些人进去快,出来的也快,最长不超过一刻钟便出来了。
很快便没什么人了,林叶说道,“我们进去吧。”
陈汐点点头,两人一同走进堂内,看见不远处坐在书案前的中年男子,不出意外,此人便是税课司的书吏了。
两人来到书案前,书吏头也不抬地说,“姓名,铺子在什么地方?”
林叶赶紧道,“我们不是来缴纳市税,是来登记铺面的,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书吏闻言,抬头看了两人一眼。
眼神好似在说,想拿到文策,就懂点规矩。
陈汐有些肉疼,从怀里摸出早已准备好的五两银子,“大人,这是我们的市捐。”
书吏掂了掂手里银子,没多少表情,五两银子不少,但对书吏来说,也绝对不算多,只是最低门槛罢了。
他面不改色地将银子揣进怀里,“掌柜姓名,什么铺子,铺名,在何地段,还有地契都拿出来吧。”
他们没有地契,只有租赁字据,反正只要有凭证就够了。
书吏快速登记好详细信息,由陈汐签字画押,最后给了她一份册子,也就是林叶说的文策。
有了这个东西,他们便能正式营业,不用担心官府找麻烦。
出来后,陈汐叹了口气,还在心疼自己的五两银子。
难怪大家都想当官,还是当官来钱快。
再次回到铺子,陈汐又拿出五两银子给林叶,是给他用来做牌匾,以及后面制作玻璃的费用。
陈汐还特意叮嘱过,他将玻璃摸索出来后,要先给货架装上。
空着的地方还能用玻璃品放上去充当商品。
林叶仔细记住她的话,他也不懂这些,自然是陈汐说什么他照做就是了。
陈汐没忘记自己来青州的目的,是为了买硝石和硫磺,还想看看有没有其他显色材料。
毕竟她要做的是烟花,不是炮仗,没有颜色的烟花有什么看头?
她想到的第一种材料便是朱砂,朱砂很容易能买到,药铺和香料铺就有。
朱砂能做药材,同样也是颜料,也有许多人用来祭祀、辟邪。
孔雀石可以做绿色,不过孔雀石没有朱砂这么广泛,问了好几家都没有得卖。
最后在城里逛了大半天,陈汐也只买到朱砂这一种显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