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辞晚发现这儿的琴声格外清晰空灵,仿佛置身于幽静空谷之中,隐隐还能听到一丝回音,想必是这间琴室在建造之时,便做过特殊的处理,使得这儿的琴声能够更加悦耳。
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之中,闭上眼睛专心致志地聆听。
可很快她就听出了不对劲,今日这曲调缓慢低沉,听得人心里沉甸甸的,琴通人心,由琴声可见弹琴之人此刻的心情必然也十分沉重。
她睁开眼,看向萧妄的目光里充满了担忧。
待一曲终了,燕辞晚问道:“出什么事了?”
萧妄拿起旁边放着的巾帕,缓缓擦拭手指,然后端起茶盏,却没有喝,而是垂眸望着茶水,喃喃道:“方才我去见了祖父与父亲,我特意与祖父单独聊了会儿。”
燕辞晚试探性地问道:“你们聊了仁献太子的事?”
“嗯,祖父说仁献太子死于叛军的流矢,是谢檀玉背着他的尸体出现在宫门附近的,那之后谢檀玉就被文帝下旨关押审问,祖父曾悄悄去牢中看望过谢檀玉,谢檀玉说他找到仁献太子的时候,太子就已经心口中箭昏迷不醒了。他背着太子回皇宫,想请太医救治太子,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太子在路上就已经断了气。”
萧妄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一只柔软温热的手伸过来,轻轻搭在了他的手背上。
他顺着那只手望过去,看到了坐在对面的燕辞晚,她的眼中满是关切:“你还好吗?”
萧妄知道祖父方才对自己说的那些话,是死也不能说出去的秘密,可他心里太难受了,他想,燕辞晚时可以信任的,就算告诉她应该也没关系。
他的眼睫轻轻颤动,轻声说道:“那枚佛牌,是谢檀玉放进我怀里的,他临死前想要见我,想必就是为了告诉我关于仁献太子的事,可我没有去见他,他豁出一切保护了我,可我却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燕辞晚想起魂魄离体后见到的情景,劝慰道:“那时候已经晚了,就算你去了书房,也只能见到谢檀玉的遗体。”
萧妄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可心里仍旧很难受。
燕辞晚没有松开他的手,就那样一直握着,很久过来,他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些,方才再度开口说道。
“祖父说,射中仁献太子的那支箭出自神策军,神策军当时是由谢琛掌控的,当年正是由谢琛和李明光策划主导了宫变,据说射出那支箭的人,正是谢琛的弟弟谢拂,因为就是他带领叛军追杀仁献太子的,徐家满门与杜云照将军、周南叙等人全都死于他之手。在宫变失败后,谢拂和谢琛一起被处死,文帝下令不得安葬他们,任由他们曝尸荒野,被野狗啃食。”
燕辞晚问道:“那支箭确定出自神策军吗?”
“那支箭是神策军最常用的制式,尾羽上还有神策军的印记,而且还有人亲眼目睹,那支箭就是从神策军的方向射向仁献太子的。”
燕辞晚很意外:“竟然还有人证?那人是谁?”
萧妄缓缓吐出四个字。
“当今圣人。”
燕辞晚愣住。
按照时间推算的话,仁献太子遇害之时,圣人还是五皇子。
萧妄继续说道:“事后文帝追查仁献太子被害之事,曾亲自询问过五皇子,当时祖父就现场,他听到五皇子说了事情的始末。当时神策军在谢拂的带领下不顾一切追杀仁献太子,杜云照和五皇子拼尽全力保护仁献太子,但他们势单力薄难以应对,两人受了伤,危急关头神策军内部突然发生内讧,原来神策军内并非所有人都愿意跟随谢琛谋朝篡位,他们只是迫于谢氏的权势不得不听令行事。眼看仁献太子性命不保,那些人忽然临阵倒戈,想要掩护仁献太子逃跑,为了阻止仁献太子逃走,谢拂下令射箭,混战之中有一支箭不偏不倚恰好射中了仁献太子。”
燕辞晚追问:“然后呢?”
“仁献太子失血过多陷入昏迷,五皇子和杜云照带着他突出重围,恰好碰见前来营救仁献太子的谢檀玉,谢檀玉带着他们找到了刘太医的家里,刘太医竭尽全力也没能救回仁献太子。他们都很悲痛,可叛军的追杀还没停止,为了保护太子的尸身不落入叛军手中,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五皇子和仁献太子互换衣服,五皇子装扮成太子的模样,和杜云照出去引开叛军,谢檀玉则背着仁献太子的尸身悄悄前往皇宫面见文帝。最后杜云照为了保护五皇子不幸被叛军杀害,五皇子孤立无援只能躲藏起来,直到叛乱被平定了,他才敢现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