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叔一家也是有不少的。
当然也吃过。
当时宋小叔就觉得很好,觉得这果子若是能种的话,肯定百分百热销。
只不过当时是宁宁送,宁宁没有多说,他以为是宁宁买的进口水果,是国外的特殊品种。
却没想到,居然是宁宁让人培育出来的,她自己在沪城就种了一些,很是热销。
如今还来关照他这个小叔。
看到小叔侍弄着这果园,脸上再次露出笑容,宋栀宁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和家里人打了招呼,宋栀宁下午的时候就去了附近的那座观音庙。
观音庙的香火确实不鼎盛,她来了,在这里待了一个小时,也只有零零散散的两三个香客而已。
庙里只有一个庙祝,算是负责管理这观音庙的。
是一个老人。
这老人还是沙溪村,宋栀宁的一个族里的老伯。
因为各种变故和原因,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由于以前的某些事,所以他对于观音庙的感情比较深。
所以,领着低保的他,就当起了这观音庙的庙祝,管理着这观音庙的事日常和打扫。
这位族伯伯在看到宋栀宁时很是喜欢和高兴。
“好孩子,你是个好的,咱们沙溪村,有你在,以后肯定会更好的。”
族伯伯的眼睛视线不是那么好,算是半盲。
但是脸上的笑容却很是和煦,瞧着就让人很是亲近。
他也听说了宁宁给村里修路的事。
这是对于沙溪村来说,大有裨益的事。
他自然也是高兴的。
而村里的孩子,走出去后,挣了钱,之后能回到家乡来建设,也是一种好事。
宋栀宁跟族伯伯说了要把一尊送子观音像送到这里供奉的事。
说着,宋栀宁就把那只有巴掌大小的送子观音像拿了出来。
族伯伯双手郑重接过,细细打量着。
“好,好,这观音像好,就听你的,放在这里供奉吧。”
“谢谢族伯伯。”
择日不如撞日,这送子观音像就放在了这庙里供奉了。
宋栀宁也点了香,拜了拜。
拜完后,宋栀宁也没有立刻离开,左右她也无事。
便和族伯伯聊了起来。
老人,总是有一些年轻人没有的生活的智慧在的。
聊了一个下午,宋栀宁总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也得到了提升。
“族伯伯,如今你还有什么心愿吗?”在最后,临要离开前,宋栀宁问。
族伯伯笑了,脸上满是褶皱,笑容却很是亲和,他回头看着观音庙,“我活到这个岁月,也没有什么心愿了。”
“要说真的有的话,那就是希望这观音庙,香火能更旺一些吧。”
宋栀宁怔愣住了,随即想起了村里人说的,族伯伯与这观音庙的渊源。
听说,以前族伯伯有事要到观音庙的另外一边去,那时候天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
因为是急事,所以哪怕是有大雨,他还是得去。
但是在经过这观音庙的时候,忽然就出现了一个姑娘,将他拦住。
说他再继续往前会有危险,让他在观音庙休息一晚再去。
最终犹豫了下,他就选择在了观音庙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