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鸣带着唐昭穿过军营,来到后山。
高大险峻的祁连山下,是后世着名的河西走廊,但现在,它只是一个还未开垦过半的荒地。
少数的士兵正挥舞着锄头翻地,绝大多数士兵用手将翻出的大土块碾碎。
“这样太慢了”,唐昭皱眉,“而且士兵的手也受不了。”
“确实,可是军中能用的农具就那么多,僧多粥少啊”,江一鸣感慨,“若是有更趁手的农具,便能省下很多人力,只可惜造器坊那些人一门心思研究兵器,根本不在农具上用心。”
“造器坊?可是制造兵器的地?”
江一鸣纠正,“研制兵器和农具的部门,只是兵器一代代革新,农具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唐昭问,“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如何?有图纸有数据,可能一比一制造出来?”
江一鸣很有信心,“只要有图纸,定能造出。”
“郡主此言,可是手中已有新农具的图纸?”
唐昭点头,“知我者,军师也。”
江一鸣拊掌大笑,“那在下可要开开眼界了。”
“自然”,唐昭骄傲道,五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那效果,杠杠的。
江一鸣眼中生辉,他加快脚步走上坡地,“王爷,昭善郡主来了。”
宣王落下锄头又拔出,带出一片泥土,他将锄头交给一旁的侍卫,边擦汗水边笑道,“昭昭来了啊。”
“爹爹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昭昭看着便觉得感动极了”,唐昭解下腰间水囊,“翻了半天的地,爹爹渴了吧,这是昭昭新买的水囊,临出门前特意装了药王泉的泉水,最对人体有益的,爹爹快喝。”
“哎!”宣王接过水囊,仰头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半。
江一鸣叹气,怪不得自从王爷回王府过年后,越发感慨先帝慧眼如炬。
就连看见汤里加了一滴油,都要花式夸赞昭善郡主。
“爽快!”宣王扭上水囊,慈爱道,“昭昭来找爹爹,可是受了委屈?”
“有爹爹和母妃撑腰,哪有人敢给昭昭委屈受?”唐昭笑眯眯道,“月初,昭昭搬到了武威,整个护国将军府都听我的,日子别提有多舒心了。”
“那就好,武威离军营近,昭昭若受了委屈,只管来找爹爹,爹爹给你出头”,宣王推荐,“秦庶妃和小八也在武威,她们在这生活的日子久,有什么她们能帮上的,尽管去找!”
“谢谢爹爹!”唐昭应下,“只是昭昭眼前有一件事,只有爹爹能帮忙。”
宣王问,“何事?”
唐昭从怀中抽出好大一张羊皮纸,“就是这个!”
宣王接过,纳闷道,“这上面长的奇形怪状的东西是啥?”
江一鸣探头,心念一转,电光火石间联想到二人路上的谈话,“这是新农具!”
“正是!”唐昭拍掌,指着羊皮纸上的农具一个个介绍,“这是木犁,翻土耕地的,它还能将土壤表层的杂草埋入土中,增加肥力。”
“这是耙,犁地之后平整土地破碎土块的,要是将士们有了这个,就不会伤手了。”
“这是耧车,可以同时开沟、下种子和覆土,一人干三人活儿,特别有效率!”
“这是。。。。。”
“这是。。。。。”
唐昭讲的滔滔不绝煞有其事,宣王与军师听得目瞪口呆。
乖乖,这是偷了神农的百宝箱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