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首领右手抚胸,行了一个标准的突厥礼,洪亮的回荡在大殿之中。
景帝端坐在龙椅上,明黄色的龙袍衬得他面容愈发年轻。
他微微抬手:“贺恕首领远道而来,不必多礼。“
玉伽公主跟在老首领身后,一袭湖蓝色突厥长裙,发间银饰随着步伐叮当作响。
她低垂着眼帘,却忍不住用余光打量着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雕龙画凤的梁柱,镶嵌宝石的屏风,还有那高高在上的龙椅,无不彰显着大景的富庶与威严。
“陛下,老臣此次前来,是奉我突厥可汗之命,愿与大景重修旧好,永结盟约。”
贺恕开门见山,眼角余光却在观察景帝的反应。
景帝指尖轻敲龙椅扶手,目光却不自觉地越过老首领,落在玉伽公主身上。
那女子虽低眉顺目,却掩不住那眉宇间的异域容貌,与大景宫中那些女子截然不同。
“哦?突厥连年犯我边境,如今却突然求和,朕如何信你?”景帝收回视线,语气中带着试探。
贺恕早有准备,拱手道:“边境牧民为生计所迫,实非可汗本意。可汗愿以三千匹战马、五百头骆驼作为赔礼,并承诺十年内不再南下。”
朝堂上顿时响起低声议论。兵部尚书曹格出列奏道:“陛下,突厥狡诈多变,恐有诈降之嫌。”
玉伽公主闻言,指尖微微收紧。
她抬眼望向那位出言反对的大臣,又迅速垂下眼帘,心中却已记下此人面貌。
景帝沉默片刻,忽然问道:“那位女子是何人?”
贺恕心中一紧,面上却一点都不显。
“回陛下,此乃我突厥玉伽公主,可汗的掌上明珠。此次随行,只为见识大景繁华。”
作为突厥的老臣,在来大景之前,贺恕就早已想过。
他只想谈求和,而不愿提及和亲之事。他不想让突厥求和赔偿之后,还要搭上一个公主。
那样,就太憋屈了。
但这时,玉伽公主闻言却上前一步,行了一个标准的汉礼。
“突厥公主玉伽,拜见大景皇帝陛下。”
她的大景话说得字正腔圆,声音如清泉击石。
景帝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艳。
这突厥公主虽不似中原女子肤如凝脂,却别有一番异域野性之美。
小麦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高挺的鼻梁下一双杏眼明亮如星。
“公主不必多礼。“景帝语气缓和了几分,“朕听闻突厥女子善骑射,不知公主可会?“
玉伽微微一笑:“回陛下,玉伽五岁学骑,七岁习箭,虽不敢说百步穿杨,但百发百中还是能做到的。“
这番话说得自信而不张扬,朝中几位武将都不禁多看了她一眼。
贺恕见景帝对玉伽颇有兴趣,心中暗叫不好,急忙岔开话题。
“陛下,关于合约之事……”
“这……”
刚刚有人反对,景帝吃不准,他的目光习惯性的看向魏丞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丞相几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景帝微微勾唇,看来魏丞相与他一样的想法。
他登基不过四年,根基未稳。
大景的百姓虽然过得也很凄苦,但总比生活在战乱之中,流离失所,朝不保夕要好得多。
百姓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如果突厥一直犯边,迟早会殃及京城。到那时,也许他会帝位不保。
现在,突厥能够主动送上门来求和,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既然魏丞相也同意他的想法,景帝想了想,说道:“和约自然要签。不过,仅仅只是赔偿牛羊、骆驼,朕觉得不牢靠。”
闻言,贺恕心中一紧。
他试探着问道:“那……皇帝陛下意待如何?”
景帝目光灼灼地盯着玉伽公主:“朕还有一个条件。“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朕要玉伽公主和亲,入宫为妃。”
景帝的声音不大,却如惊雷炸响在每个人耳边。
贺恕脸色骤变,他万万没想到大景皇帝会主动提出和亲。
“陛下,这……”贺恕额头渗出细汗,“公主年纪尚小,恐怕……”
“朕今年二十有五,应该也比公主大不了多少。“景帝步步紧逼,“莫非突厥觉得朕配不上公主?“
玉伽公主感受到殿内骤然紧张的气氛,她深吸一口气,主动上前。
“陛下厚爱,玉伽受宠若惊。只是和亲乃两国大事,不知陛下可愿以同等诚意相待?“
景帝眉尖轻挑:“一般都是公主或皇子亲王出面和亲,朕亲自与突厥联姻,难道还不够诚意?”
“不,若玉伽入宫为妃,望陛下减免突厥三年贡赋,再送与突厥三百万担粮食、织机和布匹,如此,方能彰显大景上国的气度。“
玉伽不卑不亢,声音清亮。
户部尚书闻言立刻出列:“陛下,万万不可!减免贡赋已是大让步,再送与粮食等物,那哪还是求和?”
景帝却抬手制止了户部尚书的反对,饶有兴趣地看着玉伽。
“公主好胆识。不过,朕若答应这些条件,公主又能给朕什么?“
玉伽公主深吸了一口气挺了挺胸,直视着景帝双眼。
“玉伽愿以一生相许,助陛下了解突厥风土人情,更愿……”
她顿了顿,郑重的说道:“更愿为陛下诞下兼具两国血脉的皇子,永固边疆。”
这番话大胆得令人咋舌,朝堂上顿时哗然。
贺恕急得直跺脚,却碍于场合不敢阻拦。
景帝大笑起来:“哈哈哈,好!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公主!朕准了!“
“陛下!“几位重臣齐声劝阻。
“不必多言。“景帝一挥手,“朕意已决。贺恕首领,你可有异议?“
老首领面如土色,却知道此时拒绝只会前功尽弃。
他艰难地拱手:“臣……遵大景陛下旨意。”
玉伽公主再次行礼,垂下的眼睫掩盖了她眼中的复杂神色。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命运将与这个陌生的王朝紧紧相连。
“哈哈哈,着鸿胪寺好生款待使团,着礼部挑选黄道吉日,举行和亲大典。”景帝起身宣布,“退朝!”
“退朝!”
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回荡在大殿中,这场改变两国命运的会面终于落下帷幕。
玉伽公主转身时,瞥见景帝那意味深长的目光,她在心中暗自发誓:
既然不得不入宫为妃,那就要在这金丝牢笼中,为族人们争取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