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那件绛红色的长衫,你觉得如何?”
魏丞相秒懂,颔首恭敬道:“陛下好眼光,老臣待会儿就让犬子选了合身的,给陛下送进宫去。”
见皇帝都下手了,礼部侍郎的夫人林氏,赶紧转身对身后的丫鬟低声吩咐。
“去,问问那件藕荷色旗袍多少银子,本夫人要了。”
T台这边,林氏的丫环刚领命离去,那边就站了起来。
“妙啊!”
冠军侯夫人突然拍案而起,腕间翡翠镯子磕在案上叮咚作响。
“这衣裳竟能把丫鬟都衬出大家闺秀的气派!”
她转头就一把拽住了正忙得冒汗的杨海波,“方才第三套的杏黄衫子,给我家郡主备上十套不同花色的!”
她听魏成超说,今日上台表演的模特都是府里的丫鬟和下人。
那些漂亮的衣服,连下人都可以衬得光彩照人,她们这些贵人要是穿上,那效果肯定更会美上天。
见冠军侯夫人如此大手笔,邻桌的盐商之女闻言急得直跺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掌柜!那套天水碧的我们先瞧见的!”
说着,她便让丫鬟捧出整匣银票。唐晓童在旁记账的狼毫笔一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好大一团。
一时间,贵人们开始纷纷抢购下单,有需要定制的,也有现场购买的。杨海波和唐小童面前的订单很快就堆成了小山,忙得脚不沾地。
长乐郡主就是抢着下单的第一人,再有三天就是她的生日宴,那些漂亮新奇的衣服,她巴不得全都穿在自己的身上。
她想让自己在生日宴上,成为现场最亮眼的星,成为全场所有青年才俊目光的焦点。
冠军侯夫人更是抢着给长乐郡主付银子,巴不得长乐郡主能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趁着生日宴时,能把她推销出去。
今日,看在魏丞相的面子上,京城所有的达官显贵,富商名流基本上都来捧场了。包括赵巧儿夫妻俩也在围观的宾客之中。
林远山坐在边角上,慢条斯理地啜着茶水。
他的目光始终,黏在T台模特衣服的款式和面料上。
茶盏在掌心转了三转,他瞥向正与人谈笑的魏成超,心里想着下来后找魏成超聊一聊,从他这里进一些货,摆到自己的店铺里售卖。
但赵巧儿的面上却阴沉得快要拧出水来了。
T台上展示的那些衣服和布料,比他们林记布行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照锦绣坊这样经营下去,他们林记布行迟早要完蛋。赵巧儿光是想着,那心都在一点一点的往下沉。
别人都在上前跟魏成超和杨海波说是恭贺道喜的话,她却沉着一张脸,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
光是看着她两只手上快要绞烂的手绢,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而心里有着别样想法的,除了赵巧儿,还有景帝。
看着西昌那些人慷慨解囊,争着抢着的掏银子下单,景帝心里开始暗自盘算。
魏成超的这个店铺搞得如此隆重成功,不知道要赚多少银子,恐怕比他的私人小金库还要富裕几分。
他盘算着要如何才能在魏成超的生意里插上一脚,分上一杯羹。
魏丞相望着水泄不通的店门,捻须的手都忘了动作。
“超儿,这些衣裳……”
“父亲放心。“魏成超压低声音,“每件成衣都暗藏三倍利钱,让他们去抢吧!这就叫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
魏丞相不知道这是他儿子从大九那里学来的词语,但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便暗自点头。
父子俩正说着话,忽见景帝招手,魏成超连忙小跑过去,却听得景帝似笑非笑的开口。
“魏家小子,你这生意经,倒是比户部那些老学究还精妙。魏家小子啊,朕看你这生意……”
景帝想要引入正题,可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几位女子抢购商品的声音打断了。
“魏公子,我要那套水蓝色的,快帮我记上。”
“魏大公子,你看我能穿旗袍吗?”
“我先来的,我先来的。”
一群女子涌过来,围着魏成超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魏成超应接不暇,只得向景帝告罪。
“陛下恕罪,您看这……”
“没事儿,你先去忙吧!”景帝轻笑了一下,说道。
魏成超如蒙大赦,连忙领了那些女子开溜,去找杨海波和唐小童。
他又不是傻子,刚才他已经听出来了,景帝是看到如此赚钱的场面,对锦绣坊的生意动心了。
如果他再不跑快点,让景帝得逞,那无疑是跟明抢差不多。
锦绣坊的开业仪式和走秀表演,举行得空前盛大,除了受邀的贵人们,还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连宽阔的街道几乎都被阻断了。
突厥使团的车队缓缓驶入城门,队伍最前方的汗血宝马不耐烦地打着响鼻,马背上的突厥勇士警惕地环视着四周。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
当车队行至锦绣坊前,一阵欢快的丝竹声突然从街道上传来。
围观的人群如潮水般阻在路上,车队也不得不停了下来。
玉伽公主正倚在兽皮上小憩,听得马车外传来阵阵的喝彩声,她撩开绣着金线的车帘,京城街道的繁华便如画卷般在她眼前徐徐展开。
街道两侧的商铺鳞次栉比,朱漆招牌在风中轻轻摇晃。
远处一座高台上,身着绫罗绸缎的模特们正款款而行。
那薄如蝉翼的轻纱,流光溢彩的刺绣,在阳光下仿佛镀了一层金边。
台下的贵妇人们摇着团扇,发间的步摇随着赞叹声轻轻颤动。
玉伽公主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车帘,街道上的繁荣景象和远处T台上那些漂亮衣服以及现场热闹的气氛,深深的吸引了她。
她还是第一次走出突厥草原,心里不禁感慨万千。
难怪突厥一直以来想要攻打劫掠大景。看那些围着的人,个个长相富态,穿着华丽。
大景看上去如此的繁荣,百姓们的生活悠闲安逸。不像突厥草原资源匮乏,生活苦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公主长袍,忍不住叹了口气。
因为自己是公主,所以穿得还算华丽,可她的族人们却不是这样,有的族人甚至除了兽皮,连像样的衣物都没有穿过。
玉伽公主因为和亲的伤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期盼。
现在,她反而期盼能够留在大景,期盼自己的和亲,能够给族人们换来一些织机、布匹、粮食。
一想起和亲,不知为何,她脑子里又闪过了赵樽的名字。
她希望自己在嫁入皇宫前,能与赵樽见上一面,为自己心中那段向往的感情做一个了断。
只是,她还不知道,自己在北关就早已见过了赵樽,只是无缘对面不相识,她与赵樽擦肩而过了。
T台上的走秀表演结束,围观的宾客们和过路的行人们,开始纷纷进入锦绣坊店内参观选购。
街道上的拥挤,渐渐向锦绣坊内转移,街道上的人流有了一些松动,突厥使团的车队才缓缓向前。
景帝看了看锦绣坊内人满为患的景象,忍不住蹙紧了眉头。
锦绣坊里已挤满了衣着华贵的宾客,伙计们端着盛满点心的托盘穿梭其间。
杨海波和唐小童在柜台后忙得不可开交,银票和亮晃晃的银元宝已堆满了半个柜台。
景帝想进去逛逛,可看样子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而且,他担心如此多的人,暗卫不能保护好他的安全。
想了想后,他还是在魏丞相的陪同下,直接回宫了。
街对面二楼的茶楼雅间里,一副富贵胖公子打扮的韩蕾倚窗而坐,手中折扇轻摇。
大九为她斟了杯上好的龙井:“姑娘,突厥人的车队已经走了。“
韩蕾眯起眼睛,目光追随着那队装饰华丽的车队。
“突厥二十万大军被逼退,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应该是突厥派来求和的使团。”
韩蕾说着,忽然用扇尖点了点窗外,“瞧见没?赵巧儿的脸都快拉到地上了。“
大九顺着望去,只见赵巧儿死死攥着绣帕,指节都泛了白。她丈夫在一旁低声说着什么,却被她一个眼刀瞪得噤了声。
“那些贵人们都进去了。大九,咱们该干活了。”
韩蕾整了整衣襟,一口喝干茶杯里的茶水,站起身来向楼梯走去,那腰间的玉佩在摇晃间叮当作响。
“好嘞!”
大九脆生生的应了一声,一脸激动的跟上韩蕾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