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余心中默默盘算着,脸上什么都没有显露出来,免得叫苗氏瞧出端倪,还要担心。
“娘,这回您也看到了,我嫁给陆卿之后过得很好,”祝余很快便收回心思,拉着苗氏的手,认认真真对她说,“这一次我们想办法帮父亲解决了他这十几二十年来的一块心病,帮助朔国修建水渠,绝对算是不小的功劳。
陆卿待我如何,父亲也是看在眼里的。
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哪怕他不看在您是我娘亲的份上,也要想一想今日陆卿那一声‘岳母大人’。
以后相信父亲会善待您的,您虽然是妾室,但毕竟不是庞玉珍身边的丫鬟、嬷嬷了,过去王妃身边那几个与您一起陪嫁过来的嬷嬷欺负您性子好,明明该是她们份内的事却丢给您去做。
以后这样的事再不会有了,不管怎么说,也没道理让逍遥王的岳母去伺候朔王的王妃。”
苗氏方才刚刚变干的眼眶里这会儿又一次盈满了泪水,她侧过脸去用袖子赶忙擦擦,又转过来,笑着对祝余说:“不妨事!娘都习惯了。
其实呀,你出嫁之后,王妃也没说非要让我去伺候,我一天天眼睛哭得又红又肿的,她瞧着也觉得丧气,是我非要过去的。
我就是寻思着,你嫁到锦国去,嫁给逍遥王,这个家里头,除了你父亲有可能听说一些关于你那边的事情之外,就再没有别的来源。
我多在王妃身边转悠,万一他们两个聊起来,我不是也能跟着听到一点你的消息么,这样娘也就安心了。”
“娘……”祝余鼻子根也是一阵发酸,被人记挂着的感觉着实窝心,同时苗氏那种单纯的想法也让她有些哭笑不得,“若是嫁给陆卿的人是祝凝,或许父亲还有可能花心思去打听她的情况。
所以您这个累算是白挨了。”
“说得也是。”苗氏也笑了出来,她倒是不在意白挨累,反正现在看到女儿过得好,她这一颗心便踏实下来,感觉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她烦恼了,“其实也不亏,我这几个月就是靠着这么点儿不切实际的念想坚持过来的。
瞧!这不老天爷也心疼我,让我把你给盼回来了!”
她摩挲着祝余的手,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你出嫁之前,咱们娘俩儿都没有多少能这么光明正大凑在一起亲近亲近的时候……如今好了,王爷方才发了话,以后只要你能回来,娘就可以陪着你,王妃她也不好干涉了。”
她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祝余一件事,她赶忙问:“娘,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没有机会问问您……您现在可还有身契在朔王妃的手中?”
苗氏有些疑惑地看了看祝余,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女儿会突然关心起这件事,还当她是成了逍遥王妃之后,担心自己娘亲还是奴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于是她连忙说:“女儿,你不用担心,王妃早就给娘赎了良籍啦!这些年你没有问过,我也想不起来和你说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