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里要求东北国防军三个月的时间内彻底从九州岛撤军。
结果,仅仅一个月,东北国防军驻九州岛的两个军就完全撤离了。
第22军撤往北海道,第23军撤往琉球群岛。
一同撤离的还有三百万九州岛的百姓。
当帝国高层得知从北海道撤离回来的只有一万余人,而从九州岛迁移到北海道的却有三百多万人的时候,整个帝国高层都不好了。
为了调查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裕仁还专门召见了宫本十六。
“宫本部长,难道东北国防军强迫帝国子民移民北海道吗?
怎么可能有三百万帝国子民迁移到北海道?”
“陛下,移民的整个过程都有我们的人员监督,东北国防军没有任何的强迫。”
宫本十六黑着脸汇报道。
“宫本部长,那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裕仁满脸地不可思议。
“陛下,在东北国防军的控制下,帝国子民不用缴纳高额的赋税,而且东北国防军还无偿帮助他们修桥补路,甚至帮助缺乏劳动能力的家庭下地干活。
东北国防军已经获得那些帝国子民的好感。”
“八嘎呀路!”
裕仁很是气愤。
“堂堂帝国子民,怎么能够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被收买了呢?”
看着生气的裕仁,宫本十六没有说更加炸裂的消息。
如今获得自由的日本正在全力恢复军力,帝国适龄的男子要么参军,要么成为民兵预备役。
而在东北国防军的治下,这些百姓根本就不用参军。
他们完全可以安居乐业,不用上战场。
裕仁气呼呼地说道:“这些家伙跑到北海道又有什么用?
等帝国大军击败东北国防军北海道驻军,我看他们如何面对帝国的大军。
我大和民族想要立于世界之林,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他们就是懦夫的行为。”
歇了一会,裕仁接着对宫本十六说道:“我们下一步肯定要攻打北海道的东北国防军驻军,你们情报部门现在就要派遣足够的情报人员前往北海道,打探那边的情况。
便于我们下一步采取行动。”
“嗨!”
宫本十六一个标准的立正。
“陛下,我们已经派遣了大量的情报员潜入北海道。
对北海道所有的情报,事无巨细都需要传递过来。
我们已经建立了北海道情报室,专门用来处理北海道相关的情报。”
宫本十六离开裕仁的办公室后,军部的其它大佬又来到裕仁的办公地点。
“各位,尽管九州岛有三百多万多万居民迁移到了北海道。”
说着裕仁脸色难看地说道:“但是在九州还有六百万帝国子民,还能武装几十万部队。
各位,拜托你们了!”
当日本的接收人员来到九州岛的时候,眼前的景象把他们看呆了。
公路铁路桥梁港口什么的,不能说都是崭新的,至少都能正常运转。
战争的痕迹已经彻底消失。
不管是村庄还是城镇,几乎都是新修的,道路两旁的农田也是错落有致,农田水利建设也很到位。
至少仅仅在农业方面,这里基础建设已经到位。
在一些山头上,则是成片的果树。
小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嬉戏,一派和谐的画面。
这弄得这些接收的官员都生出一种罪孽感。
因为他们的到来,这样和谐美好的景象就要消失了。
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
十个师团的陆军,每个村子规模不等的民兵。
还有就是这里地里出产的粮食水果要供应军队。
福冈县凤冈村,村子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村民都跟着东北国防军迁移走了。
而那些留下的土地则便宜了没有走的村民。
平均每家每户的土地都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这对那些留下来的村民来说,简直不要太爽,
但是,这种很爽的感觉没有持续太久,他们就感到很不爽了。
因为随着东北国防军的撤离,日本政府开始对九州岛开始逐步掌控。
这天,一队日军士兵来到凤冈村。
凤冈村的成年人感到一下子回到了以前。
物资匮乏的年代让他们不堪回首。
而那些没有挨过饿的小孩子则是对这些士兵充满了好奇感。
突然,留下来的这些人感到了后悔。
东北国防军统治这里的时候,他们居然能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尤其是最近几年,家里养的家禽家畜还能到城里换钱,购买一些娱乐的物品。
他们似乎已经忘了当初买日本统治时期的物资配给制度下匮乏的物资。
很快,政府给凤冈村的任务下来了。
还剩下四百多人的凤冈村需要提供二十名青年参与即将组建的帝国师团。
其它的成年男子则要编入属于预备役的村民兵队,每天都要进行半天的军事训练。
而村子里以前在海军和飞行部队服役的村民,则要求在几天内赶到附近的集结点集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帝国海军和空军需要大量的人员。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后悔了留下了。
那些再度失去儿子和丈夫还有父亲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也是无比羡慕以前的生活。
他们更加羡慕那些已经迁移到北海道的家伙。
年幼无知的小孩子还以为这些很热闹,成年人却知道,他们又要进入黑暗的战争年代了。
战争的阴霾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这个时候他们那叫一个后悔啊!
轰炸机的轰鸣声已经成了他们内心的阴影。
就算现在,他们偶尔都会在梦里梦见那满天的大火。
凝固汽油弹点燃的村子,成片的火海,大人的叫喊声,孩子的哭喊声,一副末日景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