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这小孩能听懂多少,单是皇帝的态度就能看出,圣上对李斯文的看重远超想象,绝不是一句简在帝心就能概括的。
莫非...皇帝已经着手准备培养下一代的顶梁柱了?
萧锐双眼微眯,回忆起李斯文与太子李承乾的交情,还有萧锐言语间,隐隐透露的对李承乾如今的推崇...
他虽然不喜皇帝表现出的,对李斯文这个臣子的过度恩宠,但也没什么出言驳斥的冲动。
反而因为儿子萧锐的站队,对夺嫡的忧虑也消减了几分。
嫡长子继承制没变就好,他是真担心,六年前的玄武门继承制成为大唐惯例。
且不说此法是否有利国家安稳,单是对自己这个,站队从来没对过的倒霉蛋来说,可就是大大的不妙。
但若皇帝心中继承人已定,李斯文就是他为太子选择的忠实簇拥。
而有萧锐这个隐藏太子党在,李承乾将来得势,对自己,对整个萧家还有江南士族来说,都算个天大的好消息!
而萧瑀一侧的莒国公,兼民部尚书唐检,则有些惊奇的打量着李斯文。
说实话,他对李斯文的印象并不坏。
虽说此子仗着皇帝恩宠到处闯祸,但对他变废为宝,帮着朝廷敛财的本事,那是相当佩服。
有了精盐等暴利生意的进项,往年愈发拮据的国库,今年可是宽裕的不能再宽裕。
连带着自己主持的民生计划也轻松了不少。
甚至连修路这种,在历朝都称得上劳民伤财的劳役祸事。
在不差钱的现在,对关中百姓而言都成了一项闲时填补家用,需要争抢的紧俏美差。
至于战事,而今东突厥被打断脊梁骨,大批群部俯首称臣。
那陛下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让前朝几次折戟的高丽句,而要想东征高丽大胜而归,不可或缺的便是海量钱财。
而李斯文这人,就是如今被津津乐道,天底下最能敛财的那个财神爷!
思索至此,唐检对李斯文能跻身此次会议的因由,便有了答案。
不得不承认,比起自家那些不成器的小子来说,李斯文确实是个已然成器的大才!
虽说听政此举,还是有些揠苗助长的嫌疑,但靠着他主动送到陛下手里的那些赚钱股份,此举也算名正言顺。
反正他是没什么异议,反而对这个救命财神爷有亲近之意,和他处好关系,他是真往你手里送钱!
而相较于萧瑀的不喜,唐检的善意探寻,还有房玄龄的无视避嫌,武将这侧却不相同,各个喜笑颜开。
虽然他们也很想装出一副,对此不以为然的高深城府,但那副眯着眼咧嘴大笑的模样,已然将他们的想法暴露无遗。
段志玄刚从凉州回京不久,对李斯文的转变自然啧啧称奇。
这谁能猜到呀!
军师家里最没出息,仗着武力整天惹是生非的混小子,居然能短短时间改头换面,成了陛下心里垂青的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