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一声一声的祈求着,就是想让诸葛亮留下。】
【诸葛亮恳切道,“陛下,此乃先帝之托,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告辞了。”】
【刘禅还是让诸葛亮不要求,但诸葛亮却不敢回头,就算是回头的时候,也是眼中含了热泪。】
【可是等刘禅再见诸葛亮的时候,已经是白幡漫天了。】
画面悠悠转回白帝城托孤之时,刘禅带着弟弟跪下叩拜诸葛亮,并称呼其为相父,从年幼的时候和诸葛亮相处,到少年时候诸葛亮陪他习书识字……
一声又一声的‘相父’叫得天幕之下的人心肠难免酸软。
【“他聪慧有何用?他有相父吗?朕有相父就够了!”】
刘禅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骄矜和自豪、满足,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那样憨厚老实的刘禅来。
而这视频之上也多的是弹幕——
[想想看,这不就是诸葛亮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吗?]
[多孝顺的孩子。]
[憨憨的阿斗,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蜀汉的朝堂之上已经有很多门派之争了,没人愿意听阿斗的。]
[他才十几岁,在诸葛亮走了之后还能当二十多年的皇帝,其实已经比很多人强多了。]
……
从天幕之上也的确看得出来刘禅对于诸葛亮的支持和依赖了。
刘备也不是傻子,看到一些弹幕上说到了没有人听刘禅的,说到朝中派系的问题,他也知道。
朝堂之上的派系复杂,起先是有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等等派系复杂。
他在的时候,或者是诸葛亮在的时候尚且还可以压制一下,但是只剩下刘禅,估计很难。
……
天幕之下,诸葛亮也已经眼眶微热,毕竟刘禅的确是自己看着长大的。
现在又一声一声热切的喊着相父,怎么能够不让人担心呢?
估计天幕之上的那个诸葛亮走了也是百般不舍的。
“诸葛亮病逝之后,刘禅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主张休养生息,又提拔董允、费祎协助理政,后来三人相继去世。”
“蜀汉陷入青黄不接、无人可用的境地,这个时候刘禅宠幸宦官黄皓,朝政日益荒废,姜维统兵在外,屡次兴兵北伐,收效甚微。”
“后来曹魏大军分三路伐蜀,刘禅举国投降,刘禅被封安乐公。”
“但是姜维依旧没有投降,他诏命姜维投降,姜维怒不可遏,还想要复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也死在自己的计策当中。”
“绝大多数的朝代是以帝王的结局而决定,唯独汉末的终结是以将军姜维的死落下帷幕。”
画面当中,年迈的姜维在围攻当中选择了自尽,临死之前他还在想着丞相诸葛亮的嘱托。
最后天幕之上是以年轻之后姜维拱手的模样出现,“老将军,可知道天水姜伯约?”
“姜伯约……若是有机会,一定要更先见见哈哈!”赵云想起了‘云大怒’的时候,弹幕之上偶然提到过的一句,又看到现在姜维依旧是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模样,已经有了诸多的感慨。
刚开始刘备还有些感慨,可是刘禅后面宠幸宦官的时候,就想要揍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