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捻着手指,脸色不明,随即也是扯了笑容,“刘伯温这个老东西,算了。”
之前他也没有想过杀刘伯温,现在更是不好杀了。
刘基也是叹着摇摇头,“天幕害我天幕害我!”
……
“诸葛亮一生公正廉明,执法如山,也被封为九天助道扬法勇烈正直通天煞伐烈雷大神。”朱清谷念这些神号都觉得有些艰难。
好在她之前多练习了几遍。
“还因为其军事才能和治军严谨,被封为都统兵大将军。”
“还有一个故事,那就是一个和诸葛亮的约定。”
“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时候,将中原先进的技术引入当地,南中的佤族人民为了报答诸葛亮,和诸葛亮立下了永不反叛的约定。”
“时间来到1934年,英军侵占云南沧源地区,以班洪为首的佤族17个部落在生死存亡之际发出了‘告祖国同胞书’,发誓宁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
“就算是只剩下一枪也要奋起反抗,后来他们击退了英军,保全了华夏领土,直到诸葛亮去世一千多年之后的现在,巴蜀大地上还能够看见很多缠着白色头巾的人,他们说是为诸葛亮守孝。”
天幕上也逐渐浮现出那一封《告祖国同胞书》。
无论是‘世授中国抚绥,固守边疆’还是‘自我阿公阿祖相传,世世守之’都又让天幕下的人泪目。
能够守住这个约定,可看出诸葛亮的一颗拳拳真挚待人之心,也可以看出南中佤族是多么真诚的忠贞之士。
至死不渝,这才是真正的至死不渝!
何其让人眼热!
“该死的大耳贼!”曹操又是骂了一声。
孙权也紧紧的捏着座椅,“为何总是有这么多的忠贞智勇之人追随刘备?!”
刘备觉得庆幸,“得遇孔明乃备之幸!”
“阿公,天幕上说到我们了!”南中,一个小男孩指着天幕对自己身边老迈的长者兴奋的说着。
“诶!”老者也是看着天幕,有了笑容,“诸葛先生不以我等为卑贱,我等便以赤诚相报之——”
南中之人向来都是被称为蛮族、低贱之人,很多汉民也是看他们不起,但是心系他们,不以卑贱相对他们的人,他们就认可诸葛亮。
此刻,许多的南中之人同样看着天幕,看到后世的子孙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也感觉欣慰。
……
朱清谷虽然将那一封《告祖国同胞书》撤下了,可许许多多的字更加铭刻在许多人的心头之上。
天幕下依旧还有人在念诵诸葛亮的名字,渴望和这样智慧的人见上一面,也想要去看看佤族是否还留着那一枚印绶?
至少李世民就派人前去了解探看了一番。
“有人说他勇猛无畏,有人说他嫉恶如仇,有人说他直率坦诚,也有人说他不顾后果、鲁莽暴躁,但绝对少不了重情重义这一条。”
张飞等人都在天幕下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