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直接就百度了一下棉花的样子给他们看,有些人就很惊奇了,原来是白叠子,他们有些人便是把白叠子当成是景观植物,也不知道这样的东西可以迸发这么大的能量。
“白叠子?白叠子竟然就是棉花?宫中倒是种了不少!”独孤皇后也略微欣喜的对杨坚说,“这是使臣进贡而来的。”
杨坚便也马上下令道,“让司农卿进宫,将后宫当中的白叠子带去小心研究如何种植。”
一旁的内侍应了一声,赶忙小跑了出去。
汉朝时候刘彻也赶忙让人去询问张骞是否见过这样的东西,是否有带这样东西的种子回来。
赵祯也对宫外的一些事务有过了解,他以为天幕上说的棉花是木棉、吉贝,这些东西在南方倒是较多,宫中也曾经采购过一些木棉毯。
不曾想天幕上的棉花竟然说的是另一种,也就是白叠子和白贝。
他找来三司使张方平一问才知道,原来白贝在南方流传得比木棉要广许多,白贝所做的棉布也很是轻便透气。
……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没有来到华夏的时候,能够填充衣物、被子的就是木棉,以前的mian只有‘绵’这个字,并没有木字旁的‘棉’,到了宋朝的时候,才有了这个木字旁的‘棉’,那么是不是宋朝的时候棉花才流传进来?”
“历史可能要早得多。”
“关于棉花传入华夏的时间,史学界也有一定的争议。”
“有几种说法,一种就是常说的是南北朝的时候从边疆逐渐传入,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棉花才真正开始得到广泛的种植和应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农书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比如说《梓树园记》、《陈旸农书》等等。”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南北朝的时候从海上来的。”
“而另外一种有争议的说法则是根据最新出土的文物考究,棉花早就在公元前2、3世纪就已经传入华夏。”
“而真正将棉花进行全国推广的还要到明朝的时候了,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为了推广棉花,他还下了棉花法令,凡民田五亩到十亩的家庭,桑麻木棉栽种半亩。”
“就是这个举措,惠及了华夏人几百年的时间,在那之前,华夏人的普通民众只能穿得起麻布,而在那之后普通人也能够穿得起棉布了。”
天幕之上一下子便出现了许多的弹幕。
(明·牛八:谢太祖皇帝,棉布可暖和了。)
(明·王年:这棉布可比草絮暖和多咯,小时候我看着俺娘冻死,要是俺娘能够穿上这棉衣该多好啊!)
(明·康三十: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够穿得上棉花咯!)
……
这样的话还有很多。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的话甩了甩袖子很不自在,“说这些干什么?”
朱标看着便是知道老头子又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