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宗室比官员还要多了一层关系,那就是血缘。
若是自己的孙子或者外孙贪污,李世民觉得到时候自己也很容易心软。
朱清谷说的也正是这些。
“宗室人员从政会导致会导致贪腐难以遏制,因为这些宗室人员还和统治者有着血缘的关系,会导致清朝的官员监管体系失效。”
朱清谷也摇了摇头,“无论明朝还是清朝,他们对待宗室都有着不同的办法,但最后导致王朝覆灭的原因之一都有宗室,这就是封建王朝‘家’天下的局限性。”
好像无论怎么样改,都逃脱不了这个怪圈。
但清朝的宗室制度还是能够给前人一些思考。
比如说朱元璋,很显然就动了点心思。
对于鞑子占了这中原江山,朱元璋怎么会不恼怒不愤怒?
但朱元璋有着一颗清醒的脑袋,先别提让大明千千万万年,能延续长些时间,便已经了不得。
朱家子孙该享的福都已经有了。
只是……
延续长些时间能够做到吗?看了看后世,有啥意义?
倒不如像是大汉一样,华夏人皆称汉人,像个大唐一样,到处都是唐人街。
朱元璋突然间就冒出了这个想法来,随即又觉得不妥,这天下是姓朱的,还能改到哪里去?
还不如好好的磨砺磨砺这几个儿子,最好也把他们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哼哼哼哼!
谁也别想跑。
李世民也动了心思,不说要向清朝的皇子一样学习多时,但也要有些考校。
赵祯,赵祯,赵祯现在没儿子。
卷吧,卷吧,反正折腾的也不是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后悔了,后悔让赵光义死得太早了,若是赵光义不死,赵匡胤大概也还有别的许多办法来折腾他,比如说现在让他从早学到晚。
可如果赵光义不死,赵匡胤也不会在这里想如果赵光义不死的事情,最后他还是会选赵光义死。
也许有的时候弟弟死掉,才会是好弟弟。
曹操也在思考着宗室之事,天幕刚才说了曹家宗室之事。
曹家看来也有人要有异心了。
清朝在平衡宗室做得是相对较好,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问题了。
朱清谷想到了清朝末年的庆亲王奕匡就大肆通过卖官鬻爵敛财,吃穿用度奢华至极。
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贪,甚至就连报纸上都报道他是一个巨贪,但是没有什么用。
所以就可以看出宗室贪污,政治制度对于这方面的限制是有限的,当然也和统治者君主的态度有一定的关系。
朱清谷也摇了摇头,最后这一个问题她回答的时间长了一些,现在已经超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