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都是丁闻昔采买的,既有棉被和棉袄,也有药材和素食,都是在京城的老字号采买的,花费不小。
当年她们母女二人走投无路时,是云水庵的尼姑们大发善心,将昏迷的丁闻昔收留在庵内的善堂,并且照顾了两年。
庵里虽缺医少药,但尼姑竭尽所能,帮她们熬过了最难的日子。
即便不是为了逃离京城,玉萦和丁闻昔也有报恩之意。
这些过冬衣物和药材吃食,或许可以帮另一对可怜的母女度过难关。
玉萦找到了相熟的尼姑,将这些东西交给了她们,又另给了十两银子作为香火钱。
见尼姑们正在给寄居在此的妇人们准备年夜饭,玉萦主动请缨去厨房帮忙,让陈大牛去外边找个茶馆坐着等待。
她卖力地帮忙洗菜、摘菜,天色将暗的时候,有一道黑影窜进了厨房,将她悄无声息地带走。
云水庵外,温槊戴着斗笠坐在马车上等待。
远远地看到有两个人影从云水庵翻墙而出,他微微蹙眉。
玉萦还说冰云的轻功好呢,就这身形,若非天色已暗,又正值除夕街市上人少,早就被人察觉了。
很快冰云和玉萦上了马车,温槊面无表情地甩了下马鞭,驱车缓缓离开了云水庵。
一进马车,玉萦便看到了当中被麻布缠得结结实实的人形物件。
“是你们帮我寻的替身?”
“是。”
“闻着很臭,是不是死了好几天了?”
冰云回道:“是四天前送到义庄的,姑娘不必担心,虽然已经开始发臭,可义庄里年纪、个头跟姑娘差不多的就只有这一具了。这两样是最要紧的,烧过之后,便是老仵作都验不出问题。”
原来如此,玉萦会意地点头,心中不免悲凉。
十六七岁就死去的少女,想来是横死,也是个可怜人。
虽不知她姓名,但等玉萦逃脱升天后,会给她多诵几遍《往生经》,为她祈求一个富贵平安的来生。
玉萦扫了一眼马车里的其余东西,问道:“别的东西你都清点过了吗?”
“按照姑娘列的单子清点过了,阳泉点了一遍,我又点了一遍。”
没多时,马车停了下来,这里是离兴国公府不远,是马车夫们聚集起来歇脚的地方,玉萦早就看好此处作为他们停车的地方。
温槊不必赶车,便也钻了进来。
玉萦拿出兴国公府的总揽图,将今晚的行动仔细跟他们说了一遍,这些话冰云之前就听过了,温槊却是第一次听。
听着玉萦告诉他从哪里进府,从哪里去轻云院,又从轻云院的哪个方位去柴房,最后该怎么从柴房离开,原本漠然的眼神渐渐露出惊讶。
“你这么了解兴国公府,进去探查过?”
温槊擅长轻功,夜间潜入某处是他最常做的事。
在其他暗卫正式行动前,温槊会先行探路,帮他们找出最好的行动路线。
玉萦能这般计划周详,只有探过路才可能做到。
比起温槊的惊讶,冰云则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
他和阳泉一开始都不太看好玉萦的计划,可时至今日,他们俩对玉萦只有一个“服”字。
“我是看着营造图想的路线,冰云去探查过,这么走没有问题。”玉萦柔声道,“唯一的麻烦是,高门重习俗,今晚肯定要吃年夜饭,吃完还要守岁,不知道崔夷初几时会在房里,你去了轻云院,只能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