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是虚价。”纪阳继续解释:“那些个小老板虽然比普通百姓有钱,但财产也不会太多,因此无论买什么都会斤斤计较处处算计,总想占点便宜。
因此定价六文是给他们讲价用的,在讨价还价过程中,只要让他们觉得占到便宜,才能痛痛快快掏钱。”
李二牛不懂经商,听得有些迷糊。
章小萍却眼前一亮,立马明白过来。
“我懂了,咱们定六文,然后让他讲价到四文,这样一来他们觉得占到便宜,咱们也达到原本目的,双方都不亏。”
“孺子可教。”纪阳点了点头,表示正解。
“夫君你可真是个奸商,不过我喜欢。”章小萍一脸贼笑。
第二天
在章小萍和一帮食客‘激烈’的讨价还价中,最终定下每块砖头四文钱。
当天下午,便有七八辆马车来到西河村砖窑厂,拉走三千多块砖。
砖窑厂盖不赊欠,立马入账十几两。
纪海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嘴巴都快笑裂。
砖窑厂目前是纪海负责管理。
本来他还担心卖不出去,现在一下就把库存给清了,心中总算松了口气。
但当章小萍告诉他,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人来买砖块时,纪海是既高兴又犯愁。
高兴自然是赚到了钱。
纪阳说过,今后砖窑厂就交给他负责,净利润给他一半。
今日这十几两除去工钱和本钱,最少能分得四两。
可愁的是生产力跟不上。
砖窑工人太少,在加上就一个炉子,一天最多能出三四百块。
几天之后,由于章小萍的推广和那些小老板的口口相传,前来买砖的人越来越多。
尤其是一些大户人家,他们府邸大,人口多。
小妾房,公子房,小姐房还有长辈的房间都要垒盖土炕。
除此之外,还有想要修补院墙的,加盖房屋的等等。
这些个大户人家可不缺钱,为了能早点用上土炕,甚至想加钱插队。
纪海每天都被前来购买砖块的下人或管家催促,搞得他都有点神经衰弱。
可怜砖窑里的老头们快累成狗了,几乎没有一刻休息时间。
无奈之下,纪海只能找纪阳商量,看看能不能多加几个炉子,这样烧起来也快点。
多建几个炉子自然没问题,可工人从哪来?。
当下西河村所有‘能干’的老头已经全被拉进砖窑干活。
为了鼓励他们,甚至还多加了一文工钱,可仍旧跟不上。
就在纪阳考虑要不要招一些外村人来上工时,大嫂却带着一帮妇女来炼铁房找他。
“阳子,大嫂给你商量点事。”大嫂走到纪阳面前,脸上堆着笑意。
“大嫂,你有什么事直接吩咐就行。”纪阳洗了洗手,带着疑惑目光看向大嫂和一众妇女。
“嘿嘿,其实也没啥大事,我看咱们砖窑厂最近特别忙,就想着带大家伙帮帮你。
至于工钱,你看着给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