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局听完笑了,“李四麟同志你如此坦诚我也不瞒着你,在我看来不该给你任何资料的,毕竟你和黄大山有直接关系,但既然李公都说了,这有资料,我已经安排人抄了一份,这一点你放心,不会有任何的遗漏!”
他将资料递给李四麟,“说实话,我也不想和你有任何的合作,希望你能理解。”
其实这样最好,李四麟对于这个结果一点都不生气,双方各行各事,互不干扰。
他接过材料,“多谢沈局,有机会到京城我请你喝酒。”
沈局也站起来握握手,“公务繁忙,我就不送你了,如果这案子结了,我请你。”
这话里有话啊,如果黄叔不是叛逃,那大家在一起把酒言欢也未尝不可,如果黄大山是叛徒,那请的可就不一定是酒了。
李四麟出来后,先定下一个招待所,孔杰那里的确是安全,但距离城区还有近三十公里,着实是不方便。
打开资料一看,怪不得调查这个态度呢,是有原因的。
黄叔并不是从塘沽或者新港入津的,而是通过大沽口,调查的人已经看到黄叔下了船,可一转身就没了踪迹。
这一点李四麟还是有很大疑问的,虽然他对调查不喜欢,但也承认他们的能力。
黄叔不是神,没有外人的帮助是没办法脱离视线的。
这一点从后面的描述中也有说明。
华苏关系恶化后,津港国际航线锐减,而之前也大都是以人力搬卸为主,也就是俗称扛大包的。
而当时就在黄叔下船之后,突然间出现几十个扛大包的人员,他们有意的遮挡视线,这才导致了后面的事情发生。
调查也根据这一点进行了盘问,甚至抓到了几个扛大包的,可最令他们奇怪的是这些人矢口否认自己是有意而为之。
总有人说调查是万能的,但不管是这个时候还是以后,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处理。
尤其是面对平民的时候,更是如此。
李四麟看到这的时候只有无奈的苦笑,沈局说的好听,但这里面绝对有没有写全。
在扣押几天后,只能无奈的放掉这些人,有问题的就是这里。
调查不可能查不出来这里面的事情。
“道爷,你多年前曾经在津门呆过,知道这扛大包的是国营还是个人。”
“四麟,这个问题很不好回答,解放前最大的势力当属青帮,其实也是以前漕帮的老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扛大包的这些人多多少少有他们的影子,但既往不咎吗,很多都进了国营。”
“除此之外还有以前天地会的分支洪帮,他们和青帮性质相同,但资助过我们,解放后给的待遇也不错。”
李四麟之前查到的消息也是如此,津门这个地方其实挺有意思的,尤其是本地混混和“锅伙”,靠的是耍狠。
“通宝局关”“人形果子”!,这些都是抽死签,耍狠的手段放眼天下也没几个地方这样做了。
“道爷,帮着联系一下,你应该是有人脉。”
道爷没说什么,他就这么直勾勾的瞅着李四麟,这可把他看迷糊了。
“道爷不方便吗?”
道爷嘿嘿一笑,
“四麟啊,在别的地方我肯定比你人脉广,可是在津门,谁能比得了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