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噗通一声,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着苏云屈膝便拜。
鸾凤楼当即安静,满楼文人皆惊,窃窃私语之声四起。
苏云忙起身相扶。
“老先生何必如此?当日赌约不过戏言,岂敢当真?”
梁丙易却正色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老朽虽痴长几岁,却也知信义二字重于泰山。”
言罢,执意磕了三个响头,方起身入座。
紧接着,梁文轩也走上前来,对着苏云深揖道。
“苏世兄,此前于太学共,与你斗文,小弟输在你手中,今日特来补上。”
言罢,竟也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苏云假装阻拦,但根本来不及,
陈有道见状,哈哈一笑,朗声道。
“有道此前与太学宫考试之中,在苏云手下输的彻底,今日若不磕头,岂不让天下人笑我陈有道言而无信?”
说罢,也扑通一声跪下,对着苏云连磕三个头。
一时间,鸾凤楼内鸦雀无声,众人皆被眼前场景震撼。
但见三位文坛名宿,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对着年轻的苏云磕头谢罪,这等场面,当真是亘古未见。
苏云心中虽早有准备,却也难免感慨。
想自己初入朝堂,不过一落魄书生,不想竟能让三国文坛泰斗折腰,这背后虽有赌约缘由,却也可见自己在文坛声望之隆。
他略微思索,如今地位,当有格局,当下正色道。
“三位既肯赏脸,苏某感激不尽。然赌约之事,本属游戏,三位何必如此认真?”
梁丙易抚须笑道。
“非是老朽等认真,实乃信义所在。我等文人,最重一个‘信’字,若食言而肥,有何颜面立足于天地之间?”
陈有道也接口道。
“正是。今日我等磕头,非是屈于权势,乃为信守承诺耳。”
众人闻言,皆肃然起敬。忽有一书生当场泼墨,在粉壁上写下“鸾凤楼磕头遗址”六个大字,笔力雄健,铁画银钩。从此,这六个字便留在了鸾凤楼,成为文坛一段佳话。
宴罢,苏云告辞离去。
一路上,唐虎忍不住问道。
“大人,这三位文坛名宿,怎的如此执着?”
苏云笑道。“
文人风骨,正在于此。他们并非执着于磕头,而是执着于一个‘信’字。我等在官场,更应以此为戒。”
“更何况,如今本公子今非昔比,这赌约若不兑现,他们以后怎么在文坛混?”
回到唐府,已是掌灯时分。婉儿早已备下热汤,见苏云回来,忙迎上前。
“公子今日在鸾凤楼,可曾遇到什么麻烦?”
苏云将今日之事细细说了,婉儿惊叹道。
“公子在文坛声望如日中天,连大梁文圣都对你心服口服。”
苏云却叹了口气。
“声望越高,责任越重。如今摘星楼未灭,右相、二皇子虎视眈眈,我等须得步步为营。”
说罢,取出林若甫送来的密信,细细研读起来。